“被就业”的“陈总经理”和社会公平
(2009-08-03 09:59:39)
标签:
就业陛下收入差距劳动者韩信中国杂谈 |
上个月网络流行“被就业”,教育部辟谣说,只是个别现象。前两天,教育部又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就业问题不得弄虚作假”,由此看来,他们也承认“被就业”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伤透天下父母心”,企业招到好人难也是“难于上青天”。貌似一看,彷佛是学校这个“造就人才”的工厂产品不对路,造成了社会人才的“供需两难”。
问题的起源在,当初打着“市场化”的旗号强调拉大管理者和劳动者薪资待遇的时候,就埋下了今天“被就业”的种子。上月末的“通钢事件”中,被群殴致死的陈总经理就是在为300万和3000元的收入差距埋单。
巨大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社会收入差距,造就了大批“进入管理阶层”的社会需求。而进入管理者阶层基本的技术要求,催生了“大学股份公司的管理者制造工程”。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缺少数据管理的国家,对真正管理者的真正需求并不旺盛;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个人对财富的需求都很旺盛。这造就了今天大学毕业“被就业”的局面。
劳动力便宜是中国进入全球化的最大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进入全球化的最大特色。就国内的企业而言,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提高的是劳动力的素质,而不是增加更多的管理者。
管理者本身在企业经营中是不能直接创造物资价值,管理者的价值在哪里?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来间接创造价值。
所以才有韩信曾经对刘邦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韩信这句话的意思是:“陛下不善于装配汽车,而善于忽悠车间主任。你做的事情是需要天分和背景的,不是每个人努力就能办到的。”
那么,今天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做韩信、去做士卒呢?因为今天的“士卒”作为一个个分散的个体,在与管理者的博弈中,他们的工资是企业成本中,是管理效率中,最容易出成绩的一个部分。”这才会出现“千军万马独桥,过桥睡在大街上”的奇怪现象。
这件事何以举国上下都很着急,它不是“大学股份公司”减产减量那么简单的一个事情。表象是“大学生”的“产/供/销”系统出了问题,政府今天出台的解决办法是多招职高生。但是,问题的根源在社会分配机制需要调整,管理和劳动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急需调整。
随便补充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