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长沙城市规划力(4-3)
(2008-06-25 08:40: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文 |
三、解读长沙城市规划力飞跃提升蕴涵的深刻启示:长沙城市规划力飞跃提升是近年来长沙制度化政府建设的浓缩和突出的成果。在城市规划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求索的开拓精神、超前理念和精品理念,对推动长沙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从发展的视角看,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城市规划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的认识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从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看,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城市土地开发中市场失效的认识。1875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是现代城市规划法律概念上的先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也要适应发展常创常新。1997年之前,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机制使长沙城市规划默默无闻,相对滞后。近些年来,长沙城市规划在经营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创新,无论是在城市规划的发展理念还是在管理体制上,无论是在行政执法模式还是在规划设计手段上,也无论是在规划公示、信息化平台建设还是规划编制标准等具体工作手段上,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带着问题前进”,边探索边完善边提升,成为了引导长沙城市规划力不断提升的不竭动力。正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创新,使长沙城市规划声名鹊起,打造了长沙城市规划的竞争力。
(二)从开放的视角看,城市规划必须树立超前理念和精品理念。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门科学,其本身既有极深的专业性,又有很强的兼容性。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中,规划部门深知,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关系到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长沙城市发展的蓝图,责任重大,工作中始终树立和坚持规划的超前意识和精品意识。在规划编制上,从基础工作入手,全面系统地形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城市规划体系,提高城市规划的覆盖率,规划超前于城市建设与发展。在规划设计上,注重用世界眼光规划长沙,借专家知识规划长沙,集群众的智慧规划长沙,尤其是在重大项目上,面向国内外广泛进行规划设计招标,征集到大批反映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思想的规划,涌现了滨江开发区、“两馆一厅”等一系列设计精品。在城市规划人才培育和引进上,一方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注重学科的融合性,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担任规委会成员;另一方面,不断培育人才、储备人才,仅市规划局机关就拥有一大批注册规划师和3名注册建筑师,达到国家城市规划人才最高配备标准。人才的配备提升了科学性,科学性带来了权威性。实践证明,只有从开放的视角不断兼容并蓄,才有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
(三)从历史的视角看,城市规划必须实现历史和时代的对接。在文化发展中有一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有地域特色的,才越是公共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同样如此。城市是凝固的历史,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只有保持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才是有吸引力的城市,才是有竞争力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长沙的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者们一方面注重吸收现代的先进理念,规划设计出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建筑,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另一方面,注重突出长沙“湖湘文化之都”的地域文化特色,按照“地域特色原真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分别由长沙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其中《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根据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对长沙的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点、片、城三个层次,以岳麓山、小西门、天心阁、潮宗门、开福寺等5条景观线为重点,抓住“楚汉名城、革命圣地、名人故里、山水州城”四个鲜明的文化特征进行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6处。通过规划引导,使长沙浸润在浓郁的历史地域文化气息之中,在城市规划上实现城市建设历史和文化的对接。正因如此,长沙城市规划有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四)从服务的视角看,城市规划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城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设计蓝图,必须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服务,为基层服务,尽可能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切实解决城市居民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长沙城市规划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交通、公共绿地、住房建设规划等焦点、热点,在规划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上包含浓浓的人文关怀——实行规划审批提速,限期办理,以自己的麻烦换来数千个单位的方便;打通城市“断头路”,规划建设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城市主干道的人行道规划设计盲道,沿江风光带500米规划一个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地下通道等公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营造宜居城市;确定时间、确定原则,集中办理106个不影响城市景观、不存在安全隐患、不涉及邻里纠纷的社区用地证特别是去年8月起,组织进行“农村小康住宅设计竞赛”,将评选出来的24件获奖设计方案制成图集,无偿提供给农民,供其建房时参考,最美村舍呼之欲出,为民办实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城市规划对群众的关爱,赢来了群众对城市规划的认同,2004年长沙城市规划群众满意率达到80 %,远高于全国同类城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