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力打造长沙金融安全区(3-3)

(2008-06-24 15:30:51)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

三、实际成效:金融安全区品牌日益凸现

四年多来,长沙创建金融安全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6月我市浏阳被评授予全国首家“金融安全区”的称号,望城、宁乡、长沙三县被评为“创安达标单位”。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风险防范体系基本建立。创建金融安全区,进一步巩固了长沙地区在省内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地位。存、贷款总量规模大幅上升,“抓降促效”成效显著,不良贷款余额、比例双降,盈利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家家盈利。截止2003年末,辖内金融机构存款总量1598.7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了873.1亿元,增长了121%;不良贷款占比降至11.9%,低于全国平均不良贷款率5个百分点,比1999年末下降29个百分点;辖内金融机构由1999年末亏损5亿元到2003年实现利润14.1亿元。各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辖内未发生支付风波和其他重大金融风险,政府在化解金融风险中没有形成任何银行负债,有效防化风险的体系已经建成。

2、社会信用环境明显好转,金融环境得到优化。金融安全区的创建使人们对金融工作、经济工作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社会的金融信用意识增强,经济金融发展的软环境优化。通过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银行帐户管理系统,推行主办银行制度和实施封闭贷款,建设信用乡(镇)、村和组织开展“评选守信用企业”活动,联合制裁逃废债务行为等诸多举措,诚信体系初步建立,银企桥梁得以重塑。金融机构近年来新增贷款的本息偿还率接近100%,金融机构放贷信心明显增强。党委、政府充分尊重金融自主权,积极支持金融部门开展工作;各类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创建活动重塑了社会信用关系,认识到了银企之间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重要性,自觉摒弃投机取巧的思想,抵御恶意逃废银信债务行为,依法履行借贷契约,逐步建立了新型的银企关系。

3、金融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双赢互动、良性循环的格局已经形成。2003年末长沙辖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29.4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1040亿元,增长176.6%,占全省新增贷款的50%以上;810万家农户在农村信用社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据世界银行调查,长沙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满足率达80%,在全国排名第2位。金融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03年和2002年,长沙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12.7%。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金融创新日益深入,辖内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服务,一卡通、保兑仓、集合委托贷款、国际保理等大量金融新品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同,满足了社会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长沙金融安全区的品牌日益凸现,辖内经济金融活力增强,良性互动机制基本形成。

创建金融安全区是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长沙已经创建为金融安全区,但在制度建设、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上还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地方性商业银行转变,齐心协力打造金融绿洲。

(发表于 2004416日《中国信息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