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有哪些着力点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既要讲究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十分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城市建设的组成要素大多是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决不能过度消耗资源。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长沙对污染重的企业一律关闭,对高能耗、不达标约项目不准引进。建立了环保科技工业园,只引进低能耗、无污染的资源节约型企业。
建设生态型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功在当代,福泽后人的德政工程。长沙在城市建设中将绿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社区花园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长沙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试点的省会城市,制定并逐步实施《长沙生态市建设规划》,重点抓岳麓山、橘子洲,浏阳河和各县(市)城的保护和开发,建立以市区为中心、以湘江风光带为主体、浏阳河风光带为辅衬、城乡公路两厢为绿色长廊的城乡生态体系。近3年新增绿地700天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32.6%。空无质量优良率提升了23个百分点。注重保护山体、水体、湿地等自然环境,开发建设中更加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尽量避免破坏山体水体等生态。
建设环保型城市。城市建设既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规律的制约。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把保护环境摆在重要位置,使城市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建设环保型城市。长沙在城市化发展和建设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的发展,坚决杜绝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建设。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粉尘、噪音实行严格控制管理,推出建材绿色环保认证制度,实行了渣土、垃圾封闭式运输,实施了机动车尾气专项治理。目前,长沙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达75%,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达标率96%,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3%,有容积5000万立方米的大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有日处理1640吨的垃圾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
(发表于《瞭望》2004年第15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