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建设的四个新主题(3-2)

(2008-06-24 15:09:15)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

经济与社会:协调重点在哪

  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

    城市建设要与科教事业相互推动。城市建设可以为科教事业创造条件,科教事业的发展又可以对城市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长沙近3年每年投人教育经费19.7亿元,确保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城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9%,农村达75%以上。市财政每年用于科技事业支出达1.8亿多元,设立了科技风险基金和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003年产生科技成果和专利成果1381件,增长53%。还开展了“科普进社区”、“科技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城市建设要与文化事业相互促进。先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建设中文化含量越大、品位越高、氛围越浓,城市发展的素质就越高。近3年来,长沙已建成田汉大剧院、贾谊故居、长沙简陵博物馆等一大批规模大、品位高的文化设施,并着手在湘江东岸建设长沙博物馆、图书馆和滨江音乐厅。为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建设、改造、保护、管理协调发展,既显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保留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付出数千万元的代价变更规划,保护白沙古井、修建了白沙公园,并出台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把历史文化区街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实施刚性保护。

    城市建设要与体育卫生事业相互提高。近3年,长沙投资30亿元,建设占地近6000亩体育新城和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健身设施遍布全市各单位各社区,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运动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长沙在去年的第五届城运会上获得综合排名全国第五的好成绩。实行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投资6800万元建设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试点。

  城市建设要与就业和社会保障相互配套。城市建设需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就业,广泛敞开吸纳农村劳动力,让农民积极参加成市建设,享受市民待遇并分享到城市建设带来的种种实惠。近3年来,长沙每年仅城市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安排城市就业岗位8万余个。市财政投资7500万元兴建5万平米的农民工廉租房。每年投入830万元资金,用于解决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城乡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人:全面发面怎样体现

  

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广义的城市建设应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地建设。硬件建设一般是指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生产生活环境等,软件建设是指城市的环境、人才资源、文化渊源、城市品位等诸方面。人才资源是软件建设的第一资源,一个城市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就具备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沙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和依靠人才资源。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经济和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消除了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行业、部门、身份、所有制障碍,多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

  人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人。长沙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全市广泛开展了“雷锋家乡学雷锋”、“小手牵大手,共走文明路”、“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市民”和“志愿服务五城会,我做文明长沙人”的讨论和实践。大力开展“自我教育,相互提醒”的市民论坛,参加人数达20多万人。积极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标兵的创建活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使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明显增强。享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益处的人们自觉自发地参与城市建设管理,自主自愿地为城市做贡献。“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义工俱乐部,注册义工由不足400人发展到现在6.8万人,广泛开展了扶贫帮困、护绿保洁、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医疗保健、巡逻修路、认养雕像和树木、草地等近百项服务,义务服务272万小时,使20多万居民直接受益。

  关怀人、帮助人的人文精神。人性化的城市建设和阳光般的人文关怀是消除城市隔膜、共建美好家园的法宝。长沙市在城市建设中依法依政策搞好拆迁安置工作,并大力推行对拆迁农民的公寓式安置,集中生产生活用地用于开发和经营,对失地农民的安置采取了“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股民”的不同方式,推出了咸嘉、高升等安置模式,提供农民务工经商场所、将征地农民的生产补偿入股,对困难失地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倾力进行旧城改造,近3年拆除危旧房屋300多万平方米,新建500多万平方米,使22万人喜迁新居。为提供公共休闲活动场所,长沙在地价达4亿元的市中心修建了五一绿化广场,投资3亿元对城市进行亮化、美化。长沙所有新建改建道路都修建了盲道,便于残疾人出行。完善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每年发放低保金1亿多元,实行农村特困户救助和扶贫36.9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