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境界

(2008-06-06 23:07: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一个盛夏的星期日。我坐在书屋里啃书,尽管头上的电扇在呼呼地旋转,然而汗滴却依然从前额沁出来。

    “笃笃”,一阵敲门声,久别多年的曹老师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曹老师,我正读你编辑的《世界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

    “呵,你觉得能读下去么?”“当然,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曹老师很满足地点头微笑。]

    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我对曹老师就很崇拜。因为我读过他写的书《湘西人民的新时代》,便经常拿着自己写的诗歌和作文向他请教。他总是非常细心耐心地给我谈,指出我写作中的毛病。他还一次又一次谈自己是如何深入湘西生活,写出那一篇篇纪实散文的。

    也因有了老师的指点,我大胆地请教,就这样在我17岁的时候竟有小诗在报上变成铅字。当我捧着这文章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尊敬的曹老师。

    后来,我参军了,复员回来后,我在一所中学任校长,正巧曹老师也在这所学校。当时,我想,他是我的老师,是教我一步一步长大的,现在我做他的领导,适合吗?也许是曹老师看出了我的这份心事,一天晚上,他来到我的宿舍,坦诚地对我说:“你就大胆领导我吧!我一定支持你的工作。”

    过了两年,县教育局要调他回我的母校去教外语。他要走了,我真难舍,但又有什么办法,他是全县的优秀教师,需要他在县重点中学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临别前,我含着泪把一块有“鬓随粉笔白,心与山花红”的匾送作留念。

    又过了几年,曹老师调到省教育出版社。可他仍然给我来信谈学习、谈写作、谈人生,谈他正在编的书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传》、《陶行知全集》和《世界著名学府丛书》。

    我知道,他一生清白,任劳任怨,从不与人争高下,也不与人论贵贱。有的只是默默的劳作和耕耘。他常对我说,这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寄托,一种收获。我说,这是先生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一种给予,也是他独有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那年冬天,飘飞的雪花提醒我,别忘了给先生送木炭。我便让妻子从县城搭车送一袋木炭给先生取暖。他在信中对我说:“真的,长沙很冷,你这是雪中送炭。”

    我知道,真正的“炭”是先生自己,他是这样燃烧着,把自己的热力、自己的温暖、自己的才智、自己的岁月,送给了千千万万读者和他的学生们。

    在我的书屋里坐了一会儿,先生便站起来:“你调来长沙这么久,今天我是特地来看你,我该走了。”  “老师,你吃完饭再走,等会我派车送你。”“不用了,我自己在街上走走,心情更畅快。”

    我跟在先生的背后,发现老师除了两鬓斑白,背也显得有些驼了。只有他那稳健的步子,让我感触到他的心仍然年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听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