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一座迷宫。
走进这座迷宫,我们会感到生命和情感的世界很辉煌很壮丽。高大的树干和繁茂的阔叶,伸向蔚蓝的天空,竹梢和绿的藤蔓构筑出一个青幽、空灵、清的流着亘古的、奥秘无穷的绿之王国。太阳和白雾用金色的光芒和圣洁的银纱来打扮和装点它的神奇和阔朗。
许多的传说就是从这座迷宫的奇异岩石上诞生的。不管是悲壮的、美丽的、凄婉的,还是流淌着血色火光的故事,一个个都足可以让人心颤神驰。
从山脊峭岩上飞泻而下的银瀑,带着两壁森林的雄气和高天云霞的璀瑰,豪迈地挟着雷霆跌下万丈涧谷,去创造自我牺牲的灵魂。
阅读了半生的我,从山的生命世界里,总算真正领悟了伟大而崇高的含意。当夜阑人静,捉笔去写《人生与自然》的文字时,这座充满故事和思考的迷宫会把一条闪着绿光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我的稿纸的方格上,让我智慧的翅膀,自由而舒坦地翱翔在晴朗的想象的天空。
然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我的翅膀触着了一块红褐色的岩石,岩上的裂缝处跳出几行震撼心灵的文字:
面对着天空与河流的污浊,
绿色和土地的凋敝,
人类要向何处去呢?
这是白天友人给我送来的一本徐刚新著《中国:另一种危机》。我停止了飞翔,我栖息在书中的幽径上徘徊。我听到了徐刚的深沉诉说:
森林:从辉煌到凋敝;伐木者,终未醒来;宁夏草原的疯狂;21世纪,全面沙漠化的威胁;脆弱的现代生活,沙尘暴还会再来。
我的心在颤抖,我的灵魂在颤抖。
我眼前的迷宫在晃荡、在飘摇、在倾斜。
人们不是说“靠山吃山”么?人们不是说“要想富,多栽树”么?这个山怎么靠,这个山怎么吃?这个富怎么栽下去?难道不应该让我们沉思再沉思么?
丁零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我随手拿起听筒,耳机里正传来喘着粗气的声音,值班的干部向我报告了某乡发生山火的情况。我的心在急剧地跳动,又一座绿色的迷宫要在火光中倒塌,那些靠山的人,是这样吃山的吗?我当即给这个乡的领导去电话。
强调必须组织力量,全力扑灭山火,然后又通知值班室给我准备好车子。
这样的事情在我担任县长期间经常发生,每发生一次,我的心就要流一次血,我的情绪就要激愤一回。可是有什么办法?世界上还有一些麻木的人,以为自然界的迷宫是永远不要关照的。
人们可以珍惜自己家里的“一草一木”,可以怜爱窗台上的那朵娇羞的玫瑰,餐厅里那盆清傲的君子兰,甚至那酷似山鹰展翅的根雕。但对于那层层叠叠的苍山林海,那伐木者斧头的疯狂啸叫,却可以听之任之,甚至有的人编出许多堂而皇之的词句为之辩护。
这不是森林的悲哀啊!是人的悲哀!
“人类要向何处去呢?”
徐刚先生你问得好。让我们都来问一问自己。面对这一座座绿色的迷宫,我们不应该迷惑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