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23-11-16 13:39:20)分类: 教学随笔 |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 参考数据:
参考人数:16人,及格14人,及格率87.5%,最高分106.5,最低分31分,平均分85,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31%。
二、 试卷分析:
(一)、卷子考察的范围是九上前三单元以及整本书的古诗。第一第三单元及古诗是张老师教的。
(二)、三大板块的分析:
1、第一大板块是积累与运用。考察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能力。满分是25,过20分只有5人。这一板块有七道小题:第一第二小题是考察字音字形,这一块做错的有7人,错误率是43%,从这个数据来看,学生的字词掌握的不够扎实。第三小题是语法,选项所给的句子都是修改病句中最为典型的习题,但是还是有三名同学做错了。失分率为18%,第四题考察的是文学、文化常识,两部名著《骆驼祥子》是七下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八上的。谦辞是七上学的文化常识。这道题有10名同学做错了,失分率62.5%,从这道题失分率来看,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名著可能学生没有读,或者课本中关于这块的介绍,学生没有研读,重要的地方没有读没有记,谦辞是七上学的文化常识。可能相隔的时间比较远了,学生记忆的不清晰。第五小题情境题,做得还可以。第六小题是语境的考察,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8人失分,失分率为50%,这一反映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务较差,语感不好。古诗丢分8人,其中两位同学一分没得,课解丢分12人,失分率75%。从第一大板块来看,学生的字词古诗文掌握得不好,这些知识是上学期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掌握,我早已明确考试的范围,因为教学时间比较紧,没有拿出整块的时间带领他们复习,让他们自己回家复习,从失分率看,他们没有复习,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差。非常被动。
2、第二大板块是阅读题,满分是45分。它所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我所选的阅读题都是去年的中考模拟题,相对于平时考试的题来说,难度不那么大,我觉得认真读,阅读题得分在36分以上才是正常的,但事实上我高估他们了,超过36分的只有4人,从阅读题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差,常规文体典型习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没有掌握。文章读不进去,答案在原文都找不到。失分很多。他们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做练习册就是抄,总想走捷径。下一步,我要做得就是继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第三大板块作文,我选择的作文题目是《九年级的滋味》,当时我在选择时这个题目时,我觉得这题目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当我批阅试卷时,我发现我真是又高估了他们,有一位同学写了197个字,有一名同学写了360多个字,还有一名同学写了430多字。批完卷后,我找他们谈话,他们告诉我,他们真的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我甚是诧异。学生的作文也是存在很多问题:内容不充实、条理不清晰、结构不严谨、中心不明确、语言干瘪,没有文采。作文这一块,我还是要加大力度,不断的积累名言,找优秀的作文,引导学生模仿且超越,争取一周写一次作文,不断修改,直到成型为主。
三、呈现问题及当下面对的挑战:
通过这一次期中考试,反映出学生学习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学习主动性极差,学习不踏实。抄袭之风严重。没有规划。浪费时间现象很严重。
当下我面对的挑战:
1、时间很紧,教学任务重。
以往初三,我在八年级下学期就把九上的课本学完,等到九年级上学期用两个月时间把九下的课程讲完,八年级的暑假我领着学生把九下的字词古诗文已经听写了一遍,11月份就已进入分板块复习,而今年刚接手这个班,我还需要大约一个半月能把九下课本学完,争分夺秒得讲,时间还是很紧。
2、进入复习时,回归教材,我的压力很大。
基础性的东西,如果学生回家不自己复习。全靠课上的时间来记,那么没有时间做题,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也是很难提升的。这两大板块占学科总分的三分之二。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复习都不到位,教学进度还不太可能速度太慢。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中,往后如果学生不能调整心态,不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只会学得越来越累,没有韧性的学生很可能被甩下来,就会出现明显的厌学现象。
四、采取措施:
1、分秒必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讲课、抢进度。
2、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探究出一种能增强课堂趣味性的,能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及消释学生的厌学情绪。
4、不断读书,不断思考,大胆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力争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基础知识趣味化、深奥要点通俗化、解决事情灵活化。
5、多与家长沟通,寻找 家长支持。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