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交流,亦没有生成!(2020届学生的思考)

(2022-04-07 18:52:36)
分类: 班任日记

没有交流,亦没有生成!2020届学生的思考)

当了二十来年的班主任,应该说在管理班级上多少是有 一点经验的,但是,当遇到 没有优秀品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家长的教育又很滞后,甚至是放任的态度,我真的感觉到无能为力。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学校的教育对他们所起的作用。

我们常说,拉开学生差距的不是学生的智商、情商,而是习惯,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复习、预习、不思考的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在学习上这些习惯,学生就会形成懒惰、撒谎的习惯,不会为自己承担责任。没有勤奋、踏实的性格怎么在学习成绩上有突破呢。

当他们身上呈现这些问题时,我们教师一定会引导他们,为什么经历了初中生活三分之一,这些学生丝毫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严重,这足矣说明,教师及学校的教育对这个孩子不起作用。我觉得,我们班的男生,现在之所以成绩如此之差,就是因为他们上课不听课,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和他们说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反应,都不知道教师说得是什么意思,或者更确切说就是他没有与教师真正有过思想交流,教师无法对他们进行理性的引导,无法唤醒他们自我们觉知。所以他们不会把自己从父母、教师、同学以及周围的环境中剥离 出来,审视反思,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独特、与珍贵,也看不到他们的“瑕疵和不足”,还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只有从觉知到自我的那一刻开始,一个孩子才能走向成熟和独立 的人格,才真正意义上的清醒的活着,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要求,有所控制。现在他们还没有觉知,所以他们的生命状态必将是矇味的、混沌的,他们的叛逆也必将本能的,甚至是浑浑噩的,古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份审视就是觉知,生命的初期孩子是混沌的,可是到了青春期,生赋予他们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确立自我,要觉知到自我,所以他们叛逆是一种能量。我们家长教师要引导孩子从无序中导出有序,在叛逆中导出觉知,在觉知中导出自我教育。这些都是理想的东西。事实上我班的这些男生,一天只是沉醉于手机游戏中,除了外机,也许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无论你找他们和他们怎么谈,当时态度挺好的,走出办公室,那就把你所说的话全都忘了。或许,他也没有理解老师说得是什么意思,我就是觉得这些孩子听不懂正常人说得话,理解力都差,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差,最可怕的是,他们固执,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可厉害了,自负。心中没有爱,也不懂爱,虽然每天阳光明媚,但我感觉,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他们所看到都是负能量的东西,心理有些阴暗、扭曲。内心一拒绝外在世界,把自己封闭起来。想尽办法来维护虚假、无知、茫然、胆怯、脆弱的自己。我觉得他们可怜、可悲、可气。

我在想,如果这些孩子,一直不去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不去,他们未来的人生,也没有什么期待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可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