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葛陂士张祚臣
葛陂士张祚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0,464
  • 关注人气:5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雪寻梅

(2015-12-14 12:15:59)
分类: 杂文.杂感

http://s4/mw690/001vIFavgy6XLlrtduz03&690

踏雪寻梅

   

    文/张祚臣

         踏雪寻梅,一定是南方人鼓捣出来的玩意儿,至少在我生长的北方,从前是没有梅的。

         常常是朔风袭来,飘雪过后是无尽的雪尘,纷纷扬扬,落在屋顶上、枯树上、旷野里。假如这个时候出门,粉尘就会钻进耳朵里、脖颈里、鞋袜里,打在脸上,落在手上、吸进鼻腔里。北国的风雪就像肆虐的巨兽,风挟着粉尘,旋转升腾,寰宇之间一片混沌……。

         在极寒的北国,不可能生出踏雪寻梅的浪漫来。

         然而南方毕竟不同。南方的雪掩饰不住青春的气息,健康而有朝气。白糖似的雪粉撒在香樟树上,白绿之间若隐若现;殷红若丹的山茶花在雪地里含苞待放;一粒粒红珠似的天竺子灿若宝石;更不用说那嫩黄的磬口的腊梅花了,象鹅黄色的火焰,放肆地盛开着,墙头上、断壁间伸出几支,探头探脑,不经意间和你撞个满怀。

         有一次我被困在扬州的宾馆里,雪天无事,朋友建议去踏雪寻梅。我脑中立即浮现出一幅悠悠古画:骑在毛驴背上的文人高士,头戴风帽,身披斗篷,笃笃前行,身后留下一串串梅花蹄印……,我自己当然不是高士,也没有风帽,但也想体验一下寻梅的浪漫。

所谓寻梅的去处,是在扬州古城北面,广储门边。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梅花岭。公元1645年四月,豫亲王多铎率十万清兵南下,围困扬州城,明朝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督师一万兵力,知势不可为,与妻子儿女写下遗书,势与扬州共存亡。

史公召集部属,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遂收为义子。二十五日,城破。史可法率众与清兵巷战,眼看寡不敌众即将被俘,史忠烈欲拔剑自裁,诸将奋力争前抱持之。忠烈又大呼史德威,德威痛苦流涕,不能执刃。

豫亲王多铎以先生敬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因当时天气已渐趋炎热,城中尸体腐败严重,不能辨认,事后义子史德威遍寻史公尸骨不得,只好收集忠烈衣冠葬之。

梅花岭面积不大,却错落有致,园内广植梅花。显然每一个细节都得到过精心的安排。转过一个墙角,一丛丛磬口梅迎面补来,在暗色的天空下鲜艳欲滴。史公祠飞檐斗角,处在梅花岭的高处,黑黢黢的大门恰如守城是将军,风雪中傲然孤立。

穿过史公祠,迎面是一方牌楼,上书“史忠正公墓”。当年乾隆在检视清宫档案时,读到了睿亲王多尔衮写给史可法的劝降信和史可法家书。为史可法的忠义所感染,竟下旨旌表,并令在梅花岭为其修墓建祠。

一个满族皇帝为自己的故敌建祠立碑,有胸襟,当然也有宣扬忠君思想的考虑在里面,但恐怕也不乏微妙复杂的心态。正如清代文人张尔所撰的那幅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青岛早报》2015.12.14)

http://s2/mw690/001vIFavgy6XLlw8Tpn6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