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山西之三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旅游.摄影 |
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恒山的海拔并不算高,但是以险著称。
恒山既然能列五岳之中,必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在古代,主要以军事要塞而出
名。古人云“得恒山者得天下”,恒山“可折天下脊”。
旅行四人组中就我一个人爬到了山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几个年轻人在蹦高。因为我们在西藏5000米之上曾有过蹦高的经验,看见年轻人不得要领,忍不住过去指导了一下。
在恒山下面的一个山谷中,是著名的“悬空寺”。“悬空寺”离地面80多米,建于凌空绝壁之上,是建筑史上的奇观。“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1400多年,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应县木塔在朔州应县,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此时一块乌云正好
飘过来,豆大的雨点滴落下来。
应县木塔正式的名称是“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
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
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应县在唐末置金城县,五代后唐时以金城县置应州,永镇金城四字更显木塔的历史悠久了。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1933年9月4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莫宗江和一位仆役,从北京西直门
火车站上车,经张家口,到山西大同。9月9日夜林徽因离开大同回北京。9月17
日梁思成一行终于来到了山西应县。初见木塔,梁思成惊呆了,他说:"这塔真
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
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
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
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
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