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阿什肯纳齐

标签:
音乐肖斯塔科维奇匈牙利第十交响曲阿什肯纳齐 |
分类: 音乐.心灵 |
昨晚冒雨看阿什肯纳齐率领的悉尼交响乐团,遇到建华兄和王局长。
爱格蒙特序曲,是贝多芬成熟时期的作品,可以听出命运交响曲的影子。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柔情蜜意。尤其是第二乐章,仿佛和煦的阳光照在海面上,亲切温暖。回来后查资料,果然此曲创作于贝多芬热恋时期,其时他正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恋爱。
音乐会下半场,乐队由双管编制改为四管编制,100多人庞大的乐队,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
王小波曾经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过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但是王小波描绘过肖斯塔科维奇的样子,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很多人忽然就不见了,邻居之间也不说话,起了纷争也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水壶里吐痰,肖斯塔科维奇大概也干过。
第十交响曲作于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交响曲表面是反战,但是却被理解为解冻。尤其第二乐章,简直就是独裁者的肖像画,霸道、肆虐、蛮不讲理。
西方有音乐家评论肖斯塔科维奇说:“在他的交响艺术中似乎总在探索着两条脉络,一个显然是公开的,一个显然是私密的,而且他手握一种有力而多样的风格任其驱策,来适应这两个世界。”其实在专制时代,艺术要想生存下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像我们那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用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话说,这是囚徒的心灵。
宣传册上说,这是青岛建置以来,世界最高级别的交响乐团来访、世界最高水准指挥执棒的音乐会。不管怎样,体验了一把。会后买了一张阿什肯纳齐亲笔签名的CD,要200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