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人与大熊猫的宝兴邂逅(三)

标签:
大熊猫法国宝兴邂逅大卫杂谈 |
分类: 国内大熊猫相关资讯 |
在宝兴的艰难日子
在山腰处的一片碧绿的田地旁,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玲珑错落。远远望去,它是一个极富中国韵味的木质大屋,而步入教堂主堂,它则呈现出哥特式建筑的意境:正面巨大的花窗,交叉穹隆的拱顶,使人油然生出崇高之感。
作为教堂的第四任神甫,大卫“刚来到这个神秘地区,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差点儿推翻了全部计划”,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穆坪的头目出于宗教的原因,刚刚重申了禁止狩猎的法令”。不过,这里的猎户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个禁令。
邓池沟教堂现任神父是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杨满康先生。他是1994年从四川神学院毕业后来此供职,成为这里自1839年建堂以来的第26位神父。杨神父讲述最多的,还是这里的第四任神甫阿曼德·大卫。他领我从教堂的花池中找到一株名为“铁筷子”的植物,当然,我知道,这一定是大卫当年发现的。
大卫神甫对生物界的广泛爱好可以说是没有“边界”的,从甲壳冲、野猫到杜鹃花,他都曾经发现新种,从喝水的涨落、草莓的酸度到布谷鸟奇怪的叫声他都记录详尽。他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今天去看人家如何“割漆树”,过两天又给巴黎的爱德华兹寄去“一种用来保存鱼的中国酒”,有时在散步的土中还会拐个弯去考察山里的铜矿。
有一次,大卫神甫在出行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危险,几乎丧命,那是他刚到这儿不久的1869年,他这样描述道:
早晨七点,我和我的助手带着枪和博物学装备离开了教堂,朝这个著名山区的一个荒野的山谷进发。快到11点的时候,引着我们到达这里的一条窄小的小道突然断了……到了三点,连太阳也最后消失在浓雾之中,我们很快就迷路了……黑夜已经降临,我们离住所还有将近两英里的路程,又开始下雨……最后我们无法前行了,水一直漫到了腰,但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人的声音!上天保佑!
他曾经一再提到“潮湿是个大问题”。6月,由于潮湿和仆人的疏忽,采集的动物毛皮无法晒干。其中有几个腐烂了,有的被虫子咬掉了。他无可奈何,“这种虫子数量很大,用来制作标本的盐和明矾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们的胃口”。
第二天,大卫神甫又查看了毛皮,发现“我丧失了所有的金丝猴,其他的毛皮也遭到了虫子的进攻,尤其是那些爪子,我们每天得做大量的工作来杀死这些搞破坏的虫子”。他发现,他的标本收集工作几乎进行不下去了。“我在这里没有可以装收藏品的柜子,幸运的是我还可以得到新的样本,但是这对我的金钱和工作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耐心!”
在“雨都”雅安的山沟里,有时候经常整天都下着冰冷的雨,使他没办法收集标本,而且现有的标本——包括伟大的“黑白熊”——也可能因潮湿而开始发臭。他不得不在放动物材料的房间里生着火,“不可思议”,他感到奇怪,“特别是当我想到这是在夏天,而且地处纬度31度的地方”。
1869年的夏天对于大卫神甫和他的标本来说,是一段充满悬念的日子。他收集的样本,最终完好地运抵巴黎,他也成为载入史册的博物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地理学会和法国社会学学会大师等称号接踵而至。
但在当时,有关大熊猫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秘密。(完)
精彩链接:
穿越历史看熊猫(上)
穿越历史看熊猫(下)
有关大熊猫的历史记载
精彩链接:
穿越历史看熊猫(上)
穿越历史看熊猫(下)
有关大熊猫的历史记载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前一篇:时空的谜语 一只熊猫轰动上海
后一篇:【视频】大熊猫永巴的儿子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