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历史看熊猫(下)

(2008-11-10 14:20:06)
标签:

历史

古老

大熊猫

掠夺

生存

杂谈

穿越历史看熊猫(下)

 

西方人对熊猫的非法掠夺

  今天,在一些世界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内都能看到大熊猫的标本。西方人获得这些大熊猫标本和制作标本的活体大熊猫途径都是非法的,他们猎取大熊猫的活动开始于1869年以后。

  1869年,集博物学家和传教士双重身份为一身的戴维神父把大熊猫介绍给了西方世界。这在西方掀起了广泛的“熊猫热”。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许多西方动物学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等陆续从各种渠道进入中国,都想得到这种中国特有的可爱动物。

  德国人韦哥尔德于1916年在四川汶川捕获一只幼体大熊猫,成为西方第一个拥有活体大熊猫的人。捕获熊猫最多的外国人是英国的史密斯,他在我国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仅在1936年至1938年,他就在四川汶川以高价收购活体大熊猫12只。这12只大熊猫几经辗转,只有6只幸运地活到了英国。

  开西方人在中国猎杀大熊猫先河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个儿子。1928年,小罗斯福兄弟在四川宝兴县没有捕获到大熊猫,就来到今天的越西县。在越西县,这对兄弟同时开枪射杀了一只成年雌体大熊猫。

  到了现代,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是一个年青的美国女人,她的名字是露丝·哈克纳斯。露丝的丈夫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他新婚不久就来到中国捕捉大熊猫,还没有进入大熊猫产地,就病死在途中。为完成丈夫遗愿,露丝带了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进入四川境内寻找大熊猫。终于,露丝在夹金山下的竹林中发现了一只出生约30天的大熊猫幼仔。这只幼仔不足两磅重,轻而易举就被装进了竹筐。海关方面负责审查物品的人接受了露丝的两美元贿赂,在携带物品一栏写上“随身携带哈叭狗一只”,使得露丝没费周折就离开了中国。露丝把这只小熊猫取名为“苏琳”,于1937年春天在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展出。“苏琳”成为芝加哥的明星,每天前来欣赏它芳容的人达4万多。

  “苏琳”在西方世界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大熊猫热。据统计,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猎获了9只活体大熊猫。1869年至1946年间,国外有200多人次前来中国大熊猫分布区,做跟研究、捕获大熊猫及标本相关的事。仅1936年至1946年10年间,从中国运出的活体大熊猫达16只。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现状

  “国宝”大熊猫的地理分布主要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地区的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和相岭山等五大山系。大熊猫生性孤僻,与世无争,分散独居于这些地区的茂密竹丛中,如同竹林里清高的隐士。

  熊猫嗜饮,常把家安在距水源近的地方。有的大熊猫居住地离水源远,一旦找到水源后,它们就会尽情畅饮,像贪酒的醉汉一样,不醉不归。由于体态肥胖,大熊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拙的、慢吞吞的。其实,大熊猫一点也不笨,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大熊猫的先祖始熊猫是食肉动物,爬树对捕食极为有利,还能躲避天敌。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金猫、豺、豹和黄喉貂,幼仔和年老体弱者会受到致命的攻击。年轻体壮的大熊猫继承了先祖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除了天敌,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所需食物并不发生冲突,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少数的“流血”事件,往往是大熊猫“惹”出来的。

  竹子是一种低营养、低能量的食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为了生存,往往采取尽可能减少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多休息的生活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与其它同等身材的食肉动物相比,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最小。每只大熊猫大约需要4-7平方公里,是黑熊活动范围的1/4至1/7。熊猫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觅食,其余时间基本上用于休息。处于生仔前后的雌性熊猫有时会打破长期吃竹子的规律,对腐肉和骨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大熊猫保护区生活的当地人,就曾经看见过大熊猫捕食金丝猴。

  大熊猫耐严寒、耐潮湿,从不冬眠,即使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它们仍然舒适地游弋于竹林中。

  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每年春天进入发情期后,独身已久的大熊猫才打破区域界限,相互往来。在野外长大的雌性大熊猫到了6.5岁才第一次发情,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相对性早熟,3.5岁就开始谈情说爱了。雄性大熊猫发育稍晚,发情期最多比雌性推迟1—2年。进入发情期后,一向安详的大熊猫都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样子,猛烈地抓咬树枝、将树枝咬断或者在树干上留下清晰的抓痕。它们还会把肛周腺分泌物涂擦在树根上、石头上或者突出的地表上,向同类发出气味信号,告知自己的确切位置。有时它们也会发出鸣叫声,唱上一曲求偶恋歌。

  雌性大熊猫的怀孕期为3-5个月,春季怀孕,秋季产仔。准熊猫妈妈会找一个阴暗背风的树洞或岩洞,把少量竹枝和枯叶铺在里面,然后耐心等待着跟孩子见面。刚出生的小熊猫平均只有100克左右重,皮肤光滑无毛,像一个又聋又瞎的小老鼠。在体型稍大的哺乳动物中,只有袋鼠会产下这种无毛小仔,不过袋鼠有育儿袋,大熊猫却没有。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较低。

  熊猫幼仔长到一个月左右才生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增加到1公斤。再过两个月,小家伙才开始蹒跚学步,视力发育正常。待到半岁,幼仔体重达到13公斤左右,开始学吃竹子和野外谋生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体重达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增加到50公斤以上。至此,熊猫幼仔将独自生活,熊猫妈妈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发情期。

  尽管年轻的熊猫们都要寻找各自的领地,不过它们不会离妈妈太远,有许多时间是共处于一片相互重叠的区域内,甚至连活动核心区域也经常靠得很近,母子之间关系密切。

  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

  跟过去相比,大熊猫的栖息地已经减少了4/5,现仅存的1万余平方公里还分布在30多个县境内,其栖息地面临严重的片断化和破碎化。这不足1000只的野生大熊猫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状况会减少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抵抗疾病等能力的日益下降,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度濒危境地。

  尽管有关部门大大加强了对大熊猫的宣传和保护,还是有少数人铤而走险,进行偷猎、走私大熊猫的非法活动。这对大熊猫的种群繁衍构成致命威胁,保护大熊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穿越历史看熊猫(上)

           有关大熊猫的历史记载

           大熊猫之最,大熊猫纪录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