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的青春不风情(《新作文  金牌读写》)

(2012-01-14 21:36:29)
标签:

冬天我们恋爱吧

那妖娆得苦

写作

江南蓑衣

童本嫁衣

文化

分类: 小试牛刀

 

2012年的第一期《新作文金牌读写》选了我的四篇文章:《体香》、《冬天我们恋爱吧》、《看,那妖娆得苦》、《童本嫁衣》,并做了简单的采访。与你们一起分享!

采访:

1.为什么起蓑依这个笔名呢?

偶然的机会读到胡明刚先生的一篇散文《江南蓑衣》,深深地为蓑衣的品格所感动——乐享清贫,给主人带来心灵的救赎,有无限的禅机。这和我的追求是异曲同工的,我希望可以在聒噪的社会里真正有心灵的宁静和对原始心情的回归。又因为我想让这个名字不再看起来单薄并且又人的味道,于是就把“衣”改成了“依”。

 

2.现在不少中学生有着文学创作梦,但有时却因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如果有,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当然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现在也还在经历。现实给予的压力很多,比如像我现在要准备的考学,但我认为两者是并不冲突的。认真完成学业,本身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以便更好的进行创作。当你真正走上创作之路时,你会发现你以前厌恶的数学、物理甚至化学这些理科的知识会给你提供更多的写作视角和创作资源。幸运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虽然有时候写得稍微少了一些,但只要心里有“细嗅蔷薇”的敏感,那只“猛虎”早晚会有大的活动空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写作是种机缘,也是一颗需要种子才能成长的大树。

 

3.现在有评论认为90后作家写的东西过于关注自我,你也是90后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后你会写一些关注现实的作品吗?

我觉得这是无可争议的,90后的孩子视野和经历还不是太宽广,而且大多处在青春期,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视角倾向了内里。而且关注自我、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本身就是文学应有的命题。关注自我和关注现实都可以把文学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事物理解力的提高,我也会慢慢地去尝试关注现实的东西,这不是刻意去做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地,每个作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4.对现在自己的状态满意吗?将来会一直从事职业作家这个职业吗?

总得来说对自己的状态还算满意。在一个小城,过着日常的生活,不喧嚣,不名利,读自己爱读的书,写自己爱写的东西,过着有品质和味道的生活,偶尔远行,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对于“职业作家”,我想这不是我的追求,我希望写作单单是我的兴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写作带来的所有荣誉和利益,我感激,但不刻意追求。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大学老师,我想我更适合搞科研,在工作间隙,我会一直写作。只要我的激情还在,我会一直写下去。

 

写作手记: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写作之初便得到了很多的鼓励,写作带给我的是另外一种人生。

曾经那个孤独到整夜失眠的小孩,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文字里疗伤;那个总觉得和别人不同的小孩,现在终于让自己真正成为了特立独行的人;那个自觉失去故乡的小孩,现在和众多读者一起在不断地找寻岁月和记忆。文字塑造了我。

这几年,写着小说、诗歌和散文,不断地写,因为有太多的话舍不得说;尝试各种文体,是因为还不成熟,在慢慢摸索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小说是我的梦,我可以任意地在梦的世界里导演每个人的人生;诗歌是一把手术刀,在每一个血口我不断发现未知的自己;而散文是一口茶,一杯酒,一支烟,是我的日常,也是我的标签,它不单薄,也不可有可无,而恰恰相反,它是艺术,是境界,是心灵的愉悦和放松。我倾心散文,每个字都是我的生活。

 

谁的青春不风情(《新作文 <wbr> <wbr>金牌读写》)

谁的青春不风情(《新作文 <wbr> <wbr>金牌读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