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西掠影(三)

(2012-06-18 09:50:45)
标签:

交通运输

美国

自行车

轻轨

站台

分类: 人在旅途

很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没有来得及补拍伯克利大学城见到的公交车及亲身乘坐一下。也许是乘坐公交车的人相比开车出行的要少很多,大学城的公交车看起来更像一般公司里常见的班车,不是50人左右的大巴,而是考斯特类的中巴。本来我想拍张照片让大家猜一下,在车的前后都有一个装置,国内是绝对见不到的,而我以为那个装置真是人性化的很——装载自行车用的。

 

作为自行车王国,我们的自行车驾驶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天天高喊节能环保,提倡回归自然,不知道是在为谁涂脂抹粉。国内的自行车、行人绝对是弱势群体,该着自生自灭。自行车道形同虚设,往往被大公共、被私车停靠占用,有的路段根本就取消了自行车道。如果我们一旦决定骑车出行,那么就意味着一定是骑出去还要骑回来,因为天气、身体状况想要中途改变主意的话,对不起,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你不在乎而舍弃坐骑(也许这是不少人丢车的原因,被随便盗用,再随意抛弃)。

 

为方便骑车的乘客,美国的公交车头前面可以放2-3辆自行车,车后面有的可以挂个5-6辆自行车。当然,公交车驾驶员是不负责搬运自行车的,都是骑车者自行挂上、取下。自然,骑车的是年轻人居多,不像国内,我没见到有七老八十的骑车人。只是中国人实在太多了,不可能使用这种装置,想象一下要是引进了这套装置,大家就会在街上免费观看车技表演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大放异彩,一定会把自行车挂满整个公交大巴的车体,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楚是公交车还是运输车。

 

不仅公交车上有放置自行车的装置,轻轨上也有自行车专用设施。从国情出发,这些装置再怎么人性化也是不可能移植过来为我所用的,因为人多,因为乘客都已经被挤成照片了,怎么可能还有自行车的空间!在车厢里可以见到一个显著的通告,告知乘客如遇紧急突发事件如何安全撤离,其中有一条是要让开通道,放弃自行车尽快让乘客先疏散下车,保护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原则。

 

旧金山的轻轨交通系统有幸乘坐过几次,首先是从机场到市区的“BART”,这是“湾区快轨”的缩写,已经成为专有名词了,一说坐BART,谁都明白指的是什么。另一个轻轨系统叫“Light Rail”,就是北京可见的轻轨,完全在地面上运行,车站简朴,如同我们的公交车站,但设有无人电子售票系统,站台、车上没有售票员、检票员,一切全凭自觉。据说偶尔会有突击查票的,一旦遇到逃票的就只好认栽吧。

 

轻轨上有乘客触摸停车通报装置,有人需要叫停才会到站停车,否则就会继续前进。这样的由乘客自控通知停车系统在其他国家也见过,可以减少人工,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的浪费。国内一直没有这种装置,应该归于咱们人力资源过剩,资源浪费少有问津吧。记得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由于前段路况不好,一次到站了5辆车,我乘坐的第3辆大通趟公交车一路几乎就是我的专车,四、五十分钟车程没有超过两个乘客,乘务人员倒是有3位。在我们资源匮乏的今天,浪费并没有被视为极大的犯罪。

 

美西掠影(三)这是在BART里拍的警示牌

美西掠影(三)这张是轻轨里拍的,可以看见自行车专区

上图里的那个阳光老帅哥是个很热情的人,在我临近站台时遇到了他,他首先向我热情问好,对一个旅游者来说倍感亲切。因为我是第一次坐轻轨,心里没底,看到他也是走向站台于是我请教他如何买票和确保乘上正确的车辆,他非常耐心详细地指导我选站点、买票,并告诉我应该在哪侧站台、哪个位置等车进站。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在一侧站台的外部等候,我奇怪,为什么不在站台中部等车,他解释说因为列车并不像火车一样挂有很多车箱,列车入站后我才明白,一列车仅有3-5节不长的箱体,真乃轻轨也。

 

要说我总有幸遇见活雷锋呢。上车后他没有离开车门多远,并且不厌其烦地为到站下车的乘客挪动自己的自行车。他嘱咐我到站下车要触摸通知装置。到站后他也下了车,可我知道他是去上班的,目的地并不是我下车的那站,只见他又示意我并指引我到车站另一侧,提示我要注意进站车辆的标识,别坐错了车,因为该站会有两列不同目的地的列车进站。我为他的热情周到感谢他,他笑着不以为然地对我说:在这里,遇到谁都会这样来帮助我的。看见他又回到站台另一侧继续侯车,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耽误了他上班的时间,在我和美国人(包括我的亲友们)接触中,最深的体会之一就是他们的惜时如金。美国人肯给你一些他们自己的时间就是给你最大的面子了。

 

我在美国的朋友都很少坐公交车,大都是依赖私车出行,而没人能陪我出行的时候,就要靠我“自谋出路”,自己乘车出游。那天去乘轻轨,我朋友不知道应该把我放在哪一站上车方便,好在网络时代凡事只要Google一下。虽然查了轻轨地图还彩色打印后我随身携带,但我同学开着车生生是找不到合适的站台把我放下,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停车的小区门口把我放下,让我自己步行到站台去上车。没想到的是我下车地点到那个最近的车站间根本没有便道!我只能沿着车行道路边逆行,要是在中国这太正常不过了,行人永远可以为所欲为。

 

美国街上是难得遇到行人的,而我独自走在车道旁就显得格外醒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不知所措,硬着头皮前行。从下车地点到车站大约有五、六十米的距离,可能因为逆行,因为没有便道,我觉得自己像个玩童走在马路牙上,前方有车过来我就停一下,走走停停,在我插空横穿马路后,我朋友的车违章停在了我身边,焦急地对我喊:快上车!我一愣,二话不说就开门上车了。原来是我朋友发现把我放错了地方,于是又掉头回来寻我,幸亏那时候没有遇到警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