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无雪之春——圆梦
(2012-02-06 00:52:08)
标签:
哈尔滨珍宝岛事件齐齐哈尔冰天雪地731细菌部队 |
分类: 人在旅途 |
中国的服员辽阔为我这种好折腾的人提供了极大的幻想和实践空间。国内我还没有机会涉足的省市寥寥无几。黑龙江这片黑土地就属于这屈指可数的空白之一。
打小学我就知道黑龙江位于中国地图的鸡冠子上,我脑子里一直保存了诸多有关的片段,什么珍宝岛事件,北大荒知青,冰雪大世界等等。近些年热播的《闯关东》、《雪豹》及各种东北抗日题材的影视剧,还有那臭名昭著的日本731细菌部队……。小学就知道东北的大豆、大米、高粱被邻国老毛子垂涎三尺。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弟弟就出差去过哈尔滨、大庆,当年他身上只有军大衣、毛裤、单皮鞋,他回来后告诉我,等一会车的功夫就觉得自己被冻透了,耳朵、鼻子要被冻掉了。这是我对黑龙江、哈尔滨最初的印象。当年还有我一个好朋友的男友是齐齐哈尔人,所以,黑龙江省在我脑子里就只有2个地名,省府哈尔滨和齐齐哈尔,至于齐齐哈尔和哈尔滨有什么关系,我一直也没兴趣研究。
再后来,我的一个表弟、一个表妹都先后考上了哈工大,并且都分别嫁、娶了哈尔滨人,又最终落户于北京。我作为南方人的后裔算是有了东北哈尔滨的亲戚了。就这样,我也从没机会因公、因私去过黑龙江的任何一个地市。
前年有球友经吉林的雾凇岛穿越到雪乡再抵达哈尔滨,回京后向我炫耀了他的摄影作品,那魅力无穷的冰雪世界让我心动,尤其是位于牡丹江附近的雪乡风景更是令我神往。
今年春节前,因为各种原因促成了我去哈尔滨体验冰天雪地的计划,从来不沾春运大潮光的我也加入了火车票网上、电话抢票的行列,别说,还真有点刺激,对此还颇有成就感。
到哈尔滨去,到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去,到零下几十度的冰雪世界去,这念头一旦出现就成了我2012年春节的主旨。各种消息都悲催的告诉我,今年哈尔滨非比寻常,一直没下一场有规模的雪!在我旅游的历史上,常常令我自豪的一点是“龙行有雨”,哪怕在敦煌的鸣沙山都遇到难得的暴雨,莫非我可以给哈尔滨带去一场大雪?然而今年绝对是出状况了,2012恰逢龙年,我这条“假龙”遇到真龙就不好使了,哈尔滨今冬就是无雪!我来了也一样!
无雪的哈尔滨,缺少了冰天雪地的特征,虽然冰灯、冰雕、雪雕随处可见,但不是那感觉啊!来之前就被灌输的寒冷无比令我难得体会到,记得在我小时候的北京,冬天也不过如此。出手、脱帽都可以抗一阵,没有口罩也可以混。倒是戴了口罩后的睫毛、眉毛、头帘都立刻结霜,眨眼时需要费点力气。
为来哈尔滨,依诸多过来人建议,保暖衣服我都招呼上了,穿得像个木偶,各个关节都不好使了,走一会就气喘吁吁后背冒汗,我最怕的是出门前的准备。哈尔滨的室内外温差在三、四十度,家里的窗户都是2-3层玻璃,保温效果很好,加上日照的温度,不用暖气室内也有20多度,如果再开了暖气,温度就在26度以上了。
入乡随俗,我是短袖T恤,加上线裤(北京人叫秋裤或者棉毛裤)。因为是住在亲戚家,也没什么讲究的,像一家人一样,进门就脱去外衣外裤,出门再一层层的套上,每次还没出门就已经热得受不了了。特别是穿戴整齐后去穿鞋,那功夫不是一般的,哈腰下蹲,觉得我的五脏六腑都被挤压得要窒息而死。
亲戚们通常都是穿雪地靴,“一脚踹”就可以了,而我穿的是高帮户外靴,要一道道的系鞋带,偶滴神!每次都要克服服饰的约束力,哈腰憋气,穿鞋如同练武功,穿好鞋就一身汗,还带点喘,像是刚跑完百米。每次穿戴出门都会想到该减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