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岛我的情(一)

标签:
弟弟海洋学院日出阵雨远亲近邻青岛 |
分类: 人在旅途 |
这标题写好后,我想看官们一定吓了一跳,我也一样,青岛咋成我的了呢?我差点想写“我的青岛,我的情人”,天啊!这更是吓人,九万一定会说:“哪个山东好汉是你的情儿啊?”当然,比九万敏感的还大有其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留给大家伙琢磨去吧。
我说青岛是“我的什么”其实并不过分。弟弟大学就是在当时的“山东海洋学院”读的本科,后来又留在了“海洋地质研究所”工作,前后度过了7-8年时间。就是因为他在青岛上学、生活过,所以青岛在某种意义上是他的另一故乡,而我也就沾亲带故,觉得自己也是远亲近邻了。因此,去青岛看看,是我第一个愿望,那也是我长大后第一次乘火车出京。
81年的我
81年与同宿舍的同学在青岛汇合了
1981年8月,在我读完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和弟弟同行,他是因为参加学校排球队的训练,需要提前返校,所以我随他前往。我们在车经泰安途中下车,首次攀登了泰山。当天为了赶时间,我们是当天上下山的。也就仗着那时候我们都是校运动队的队员,体力好才这样拼命玩的,因此我们没有时间看日出。登顶后我们遇到了阵雨,看到了山谷中不断升腾的烟云和汇集成的云海,那是我们不幸中的万幸了。下山途中居然巧遇我同宿舍的一个女生上山,因为这场阵雨,她们一行人不仅看到了壮观的云海,还在第二天早上看到了日出,这让我第一次感到我与日出是多么无缘。
那次下泰山的情景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我的双腿由于疲劳酸痛,始终无法控制地颤抖着,十八盘的每一组阶梯都是对我的体罚,我需要咬紧牙关,提起抖动不听使唤的双腿冲下每一组台阶,就这样跌跌撞撞地下了山。接着乘火车到了济南,午夜在济南城内转了许久才找到一个澡堂住了一夜。第二天去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对我那又是新的考验。我见了楼梯腿就发软恨不得跪下,说实在的那千佛山的高度算山吗?可我觉得那是喜马拉雅啊!最后在火车票有效期内我们来到了青岛,这也是弟弟在外地读书后,第一次有家人前往他的学校。多年来,好像我永远代表了父母去他读书、居住、生活的地方,除了美国拒绝我前往以外。
青岛又给我一个下马威——阶梯、坡路令我再次“下跪”,真恨不得在海边坐着不走了。令我好奇的是青岛不大,容纳全国!北京、天津、河北、济南,走不远就转了一个主要城市,原来城市名称还可以这样被使用啊!后来我去过不少城市,才知道上海等地都是这样命名街道的。还有的是用省名与城市名来区分经纬不同的道路、街道。
第二次去青岛是1984年了,我与弟弟大学同时毕业,共同旅游诸多城市后送他到青岛上班。好像是9月初了,赶上大风降温,冷风、落叶、海浪让我有了不同的体会。那段日子我已经记忆模糊了,印象深的是我们出门前父母给的300元钱完全用尽了,弟弟取出他在大学四年积攒下的不多的积蓄给了我。那时候每月家里只能给他40元的生活费,他在球队多少有点补助,但作为一个运动员,他的食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了(六个馍,六根油条那是每顿饭起码的数量),除了用于吃饱(没有吃好的可能),他就没有别的消费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存下这些钱的。
84年的我
后来弟弟也离开青岛去了其他城市,而我因出差、参加公司活动又多次去过青岛,但对青岛我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也不再有眷恋之情。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在8-9年前了,那是我离开公司去英国读书前参加的最后一次集体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