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破碎的记忆(四)

标签:
母校再相会老师同学记忆 |
分类: 往事如烟 |
前几天遇见一位朋友的母亲,聊到同学聚会的话题,她告诉我她的大女儿这几天去内蒙参加同学40周年聚会去了。真是前辈啊!还有10年我们同学才会有这样的团聚,不知道那时候还能见到多少同学?大家会是怎样的容颜?
聚会一定不会忘记母校,一定会想到我们的老师。不管岁月如何涤荡,我们怎么紧抓青春的尾巴,见到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后,与我们相比大家都觉得老师的变化最小。她还是那样的挺拔,嗓音洪亮,底气十足,虽然戴着假发,人却更加神采奕奕,不像一个70岁的老太太。
饭桌旁也保持着讲台上的风度
该同学特意坐在老师身旁寻找当年听课的感觉
离校30年,许多同学没有再回去过了。曾经校园周围的农田早已城市化了,校门前自行车的洪流也已被各种轿车所替代。昔日的校舍早已消失,原来感觉很大的校园顿觉狭小,拥挤不堪,也许是我们曾经沧海难为水?或许是我们真得长大了?
没有路队了,同学们在烈日下大步疾奔母校
这是学校在主楼前特意为我们致的欢迎词
听说我们班聚会,母校特地为我们的回家做了准备。现任副校长,是我们当年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那是他刚刚毕业,第一次走上讲台,那时候他仅有19岁!而今,已是要退休的年龄了,刻在他脸上的岁月让我们不敢相认。我们班当时创造了不少奇迹,我们只记得最后一次全校运动后,我们小班(五年小学毕业),第一次战胜了大班(六年小学毕业)。高考结束后,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学校在海底区的最终排名,据老师证实,我们那届的成绩仅次于人大附中,我们小班的成绩也超过了一向压我们一头的大班,真的觉得很自豪啊!虽然这早已成为历史,高考对我们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
这是当年的团委书记与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摄影师背后是目前唯一保留的历史见证——老槐树
真的什么都没了!我们当年的4座作为教室与实验室的二层小楼都不见了,我们的游泳池、300米一圈的操场、开大会看演出(包括还没出名的崔健等人表演过的舞台)的小操场早已了无踪迹。当然,前后的两个公共厕所、下课跑去喝凉水、冲脚的一排自来水龙头统统都不复存在了。明年,是中学成立六十周年大庆,这个前身为工农速成中学的学校将迎来几代师生同堂共庆的辉煌盛典。
这是我们离开学校时的留念
让我想起当年流行的谷建芬谱曲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时候我们年轻,风华正茂,相约20年后来相会,一晃30年了!让我借用一首改编的歌词作为结束语吧!
七七-七八的来相会
张彦涛词谷建芬曲
(慢速,小心地)
中年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白发有一把,皱纹有一堆,
脖子粗,肚皮肥,也没当海龟,
三十年相聚难得有几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今天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七七-七八的这一辈。
属于我们七七-七八的这一辈。
再过三十年,我们重相会,
男人要更帅,女人要更美,
眼不花,耳不背,能吃又能睡,
通通忘掉怎会有啥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老了以后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们今天在座的这几位,
要靠我们今天在座的这几位,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老头老太太,哥哥和妹妹,
钱又多,体又壮,拐棍横着挥,
子子孙孙排成一长队。
啊,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颤抖着举起杯,
驼着背,笑扬眉,
光荣属于七七七八的这一辈,
光荣属于七七七八的这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