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掠影(三)

标签:
服饰护照山地民族长枪尼泊尔 |
分类: 人在旅途 |
花白头发的导游与年轻的司机在换轮胎
从边境到加德满都的几个小时里,我们被拦截检查了十次,他们身穿蓝色、绿色、黄绿色等不同的迷彩服,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持有长短不一的武器。我不喜欢武器,分不清型号,但肯定没有汉阳造。多数军人都单肩背着长枪,表情还算平静,对我们外国人也还礼貌,尤其是看到我们的中国护照后,脸上的神情会和悦起来,并不刁难。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外国为持有中国护照感到骄傲。
记得那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转机,通过边防时,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统统被打入另册,被叫到旁边查看护照与签证,好像是在寻找通缉犯一样。作为中国人,在国外比在国内更敏感、更爱国,哪怕是合理的边防检查都会让我觉得自己有失尊严,像个逃犯或者乞丐被人鄙视。正因为我是中国人,在发达国家的海关就会比来自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倍受歧视。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也同样轻视其他不发达国家的人。记得我遇到过一个孟加拉医生要到中国参加国际会议,他为了拿到中国签证费尽周折,只是因为缺少一个带红章的大会邀请函而不能获得入境许可。好像优越的国家都怕他国的穷人来抢自己的饭碗。
因为怕惹事,我们没有敢为兵哥哥们拍照,在我们去另一个旅游胜地博卡拉的途中,在车里偷拍了几张,留作纪念。
所有大巴车上的人都要下车接受搜身检查
开箱、开包检查
如此森严的检查,据说是因为在我们抵达的前两天,实行军事管制一方的高级将领被杀,政局不稳,加德满都处于戒严状况。所有的进出路口的车辆、旅客都要进行开箱、搜身检查。即使在繁华的市中心随时可见端长枪的士兵,甚至我看见一辆装甲车,上面荷枪实弹、严阵以待的站立着3个士兵,他们背靠背站在车顶,枪口向下对着街上的游客。虽然各国游客仍然毫无戒备地穿梭往来于商店、士兵、警察之间,但我还是感觉不好,有异样的不爽,想起了89年的日子。
旅游社把我们送到了市中心的一家小型旅馆,没有多少游客,虽然冷清,但也安静自在。社里还特意为我们找了一个懂中文的导游,是个尼泊尔华人,男性,50多岁的样子。让我们无奈的是这老兄的中文不知道是怎么学的,也不知道师出何门,反正是他怎么说我们都听不懂,用词不对,句法不通,他好像是到我们这儿来练习中文口语似的,最后,我们要求他讲英文,多少我们还能明白个八九。
晚餐是在宾馆用的,只有我们三个顾客,西式吃法,味道还好,只要不是天天吃就算得上可口了。今天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菜谱了。宾馆里没有网络,没有长途,我们要到宾馆外不远处的一个专门的地方打国际长途。宾馆的设施都是传统的,简陋的,破旧的。让我没有兴趣做更多的观察,因此也就没有深刻的记忆。
在同学家的照片上看到的水上旅馆及当地居民的民族服饰给我留下一个错觉,到了尼泊尔我才发现,夏季的加德满都并不像山地民族那样戴毡帽、裹皮袄,满街的土著居民身着纱丽、棉麻质地的宽松衣裤,让我误以为自己来到了印度——这个同样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因为80-90%的人信奉印度教,所以看到多数人的服饰就觉得与印度相同,我没有机会去印度,那或许是我的下一个梦想,总之,我还没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服饰语言。
在旅途中就餐的时候,我看到当地人用一只手抓饭吃,买一些白米饭,用手拢到一起,再沾上黄色的咖喱汁后送入口中,几乎没有土豆、肉之类的主菜,这就是一顿普通的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