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题 无题

(2009-05-04 21:42:36)
标签:

健康

保健

诊断结果

医生

患者

分类: 借题发挥

  为了选个合适的题目让我几乎无法下笔,什么“就医的艺术”、“生命比面子更重要”、“不要轻信专家”等等,最后只好放弃命题,就用“无题”吧。

 

  今天因为一个朋友的就诊结果,让我焦虑之中伤了对方的自尊,我后悔万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为此,我想说声对不起,如果还来得及补救的话。这件事让我一直放不下,连打球都有些心不在焉。这类事我已经遇到过多次了,作为医生(过去时),我应该为我的兄弟姐妹们做点什么,应该让在疾病、痛苦中煎熬的亲友们减少医源性伤害。

 

  通常,患者都是在无可奈何中去拜访那些可爱的、冷漠的、凶神恶煞般的白衣天使们。医生,或者说身穿白大褂的在大众眼里就是医学专家(其实,兽医、街头卖药、镶牙的也穿白大褂),往往我们以为坐在诊室里的就是华佗,甚至是有先知先觉特异功能的神医。

 

  不论我们去看的是普通医生还是医学专家,他们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学的专业是治病救人,他们不会“猜到”患者究竟来看什么,除了及其典型的症状以为,看任何疾病都需要有一个望闻问切的过程。通常是要经过问诊、物理诊断、化验诊断、鉴别诊断的过程,最后得到一个诊断结果,这个结果(也被称为印象)应该是明确的,如果因为不能明确诊断,至少应该有一个“XXX待查”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不除外xxx”等等。没有诊断结果不能说是白看病了,因为证据不足,因为医生水平有限,因为病程发展过程有阶段性,因为许多疾病有相似的症状、体征,所以,有时候疾病的确诊很难。这里主要说的是躯体疾病的诊断过程,除外躯体疾病,还有精神疾病。

 

  作为患者,我们去看病,我们就是要知道最后的诊断结果是什么,这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我们要知道维权。也许,因为医生太忙顾不上解释,那是医生的事,我们病都看了,了解诊断结果的时间一定不能省略;也许,医生说的含糊,我们又不懂,但我们有权利询问医生,有权利要求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诊断结果。患者不懂医很正常,并不丢人,因为你要都懂了,你就是医生了。

 

  曾经有人问我“尼禄是谁”,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学过历史,即使学过也都还给了老师,因为这不是我的专业,我不觉得没面子,我可以接着去问明白,再退一步,我不知道“尼禄”是谁,我可以不弄明白,这对我没有什么损失,我该吃吃,该喝喝。但就诊不同,你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因为要面子或者懒得搞明白就不了了之,那受伤害的一定是患者!请别把医生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吧!也别拿医生的错误惩罚自己吧!请别这样拿自己脆弱的生命开玩笑吧!

 

  有了诊断结果,或者可能的诊断结果,我们要关心的是医生的处方与治疗方案。大家都说医生的字是天书,看不懂,好在大医院都已经实行电脑办公了,打字机打出的处方药名很清楚,患者对照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上的中文说明,可以了解药品的基本治疗适应症、使用方法、常见副作用、禁忌症、有效期等,这些知识作为患者要尽量了解,不要怕麻烦,不要以为是天书就不问明白,那是你自我保护的基本法则,是你逃脱庸医之手的简单方法。

 

  也许医生什么都不告诉你,也许一纸处方把你支的上蹿下跳,也许你还没说完医生什么也不问、不查就让你去“挂水”,但我可怜的同胞们,你们就不想想痛苦的是你们自己,承担风险的也是你们自己,出钱出命的还是你们自己啊!我们的命就这么贱吗?给什么就接受什么吗?付出健康,付出生命后去打那没有价值的官司吗?

 

  许多治疗方法及药物在使用中都有不测发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搞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就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我们不能把自己死马当作活马医啊,这是下下策,是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走的一步险棋啊!我们有知情权,我们有选择权,我们还有拒绝权。不要以为你遇到的医生就是专家,就了解你的疾病史,了解你的个体差异,了解你的不适症状。

 

  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学进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疾病表现形式越来越不典型,生活的压力、环境的污染让我们的身体不堪重负,医生本身也处于这样的恶劣条件中,甚至于更差,因为他们面对的永远是躯体、精神不正常的病人及为亲人担心渐渐失去耐心与理智的病人家属们。我们要学会与医生沟通,把我们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医生,从医生那里索取我们有权利掌握的信息,这是我们必需做的事,如果我们想快乐健康的生存下去的话。

 

 作为患者,我们去看医生时,一定注意做好下列准备:

  1. 回忆一下身体不适的时间表,如:开始的时间;不适感加重的时间;什么事件发生后引起的不适;有没有早、中、晚不同时段的变化等。
  2. 不适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比如疼痛,怎么疼法?针扎样、刀割样?隐隐的?说不出的难受?牵扯样?一跳一跳的痛?只有你能描述出的感觉就要在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3. 主要的体征:有没有红、肿、热、痛(压痛、自发痛);某些功能障碍(某种姿势受限),睡觉姿势改变,喜欢某种特定的姿势等等。
  4. 看过病没有?有没有吃什么药或者什么特殊的食物、饮料?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殊的物品、患者、宠物?如果看过病,要准备就诊的相关病历本、化验检查结果、CT、X光片、处方及服药情况(用药时间、用量、用法、效果等)。
  5. 疾病史:患过的主要疾病,患病的年龄及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等。
  6. 专科特殊背景资料:妇科的月经、生育史;男科、有毒有害工作等。

(暂时想到这些,以后再补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