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情怀(尾声)

标签:
樟木喜玛拉雅尾声依山阿东尼泊尔 |
分类: 人在旅途 |
“把喜玛拉雅山炸个缺口,让印度洋暖湿的季风吹进青藏高原,让苦寒之地变成良田沃土……”,这句电影中由葛优放言,实则出于奇人牟其中语录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妄想,只有到了樟木才会深有体会!
西藏带给我们的印象是高原低压、原始荒凉、地广人稀,而一旦你接近了樟木地区,你绝对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强烈震撼。
这是接近日喀则时的一片风景
在去樟木的路上,见得最多的是瀑布,绿树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喜玛拉雅山在这一段展示了出人意料的、非同寻常另一面。从海拔4000米左右的聂拉木镇沿波曲到樟木的30公里地段全为高山深谷,谷陡狭窄,石木森然,植被葱郁,雨水极丰。其周围山体上常有流水飞瀑,有的立壁上竟达11道飞瀑之多。它们从高耸入云的山巅奔腾而下,经石壁和立松直达深谷,足有千米之高。车至樟木的途中,雾中悬挂下来的瀑布,可以“免费”洗车数次,令我终身难忘。
清山瀑布 云遮雾绕
沿途有哈达般悬垂的诸多瀑布
山间奔腾的溪水与路边绽放的野花
此情此景会让你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进入樟木地区,你会感受到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滋润下,山不再土石裸露,一眼望去处处绿树成荫,野花盛开,流水潺潺,空气潮湿,你会以为来到江南,不,应该是赛江南!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突然间像置身于亚热带国度一样令我们惊讶不已。
樟木地处中尼边境喜玛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由于樟木镇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比较随意,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大多数屋顶都有小花园和铁皮屋顶,各种风马旗,运气树等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周围青山绿水和白云的环抱中,显得非常醒目。我们专门跟随阿东,爬梯转弯,穿行于错落的街道中,要是没有向导,生人绝对找不到北,比迷宫还让人晕头转向。
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在进入尼泊尔之前,我们就领略到“通商口岸”那特有的,屁股冒着黑烟的,以柴油为动力的尼泊尔的TATA大货车,及其震耳欲聋的气喇叭的喧嚣。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沿街走到尽头,就是中国海关,去尼泊尔旅游就从这里出关。几千米外,就是中尼两国交界处的友谊桥了。从友谊桥过境,向南不到90公里,就可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这将是我们进入尼泊尔后的第一站。而樟木镇则是我们西藏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将从这里走出国门,跨过“友谊桥”,进入风格迥异的异国他乡。
旁晚,我们在镇上的樟木宾馆入住,等待第二天上午办理出关手续。阿东为我们联系了兑换尼币的人,我们每人都换了一些,以备在尼泊尔消费时使用。晚上,我们找了一家川菜馆与阿东喝酒辞别,大家多少都有些伤感,只喝了一些啤酒。
从我们房间看到的樟木镇
樟木镇的建筑依山层叠错落,对面的山峦是属于尼泊尔王国
这是在樟木宾馆的合影
辛苦了一路的阿东此时也显得疲惫,他还要等待接待下一个国外团。一年的时光就只有半年可以有旅游收入,他必须这么旋转,像个陀螺一样。
西藏就此别离了,不知道我还有没有与她重逢的一天,也许我还有再次进入神山圣湖的机会与体力,也许是在我驾鹤西去时成为这里永久的居民。轮回,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