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生活 |
分类: 往事如烟 |
如果人物也有区别的话,五爷应该算是珍藏版的人物。
五爷是家里排行第五的儿子。他也是这个家族最优秀的后代之一。谁也没有预料到一个优秀分子走出了一条无序、跳跃和自然如此合拍的人生之路。
第一次见五爷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父亲一起去看他。记得我们找到了他当时住的北京最现代化的第一期高层住宅楼——前三门大街上。
那年五爷70多岁了,刚被解放落实工作(70多岁的人能落实的的工作就是“坐家”了),他从生活了近30年的青海湖畔回到北京,屈居于这个因落实政策补偿给他的北京最现代化的住宅楼里。那时的房间设计还没有厅的概念,一进门就是厨房和厕所,往里走是约14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再向南就是一个不大的阳台。房间侧面有一扇门通往另一间略大的房间。这种结构的高层住宅楼我们称为“板楼”,顾名思义——像一块树立的有一定厚度的木板。其实,更像竖立的火柴盒。板楼的结构是北京楼房里比较好的结构,南北通透,空气易于对流,每户都有南北朝向的房间,南房利于阳光的照耀,北房夏季凉爽宜人。
小时听大人说,五爷是大学教授,曾在日本留学,老祖儿的电视就是他给买的,可我从没见过他。这次见面给我的印象极深。五爷身材高大,180公分以上,脸略瘦长,皮肤黑红,70多岁的人了手臂上的肌肉仍很明显,不驼背也没有啤酒肚,和我另外几个爷爷的样子不同。我曾见过五爷一手拎着30公斤重的煤气罐,一口气爬上11层。
那天,一走进五爷家,像进了皮货店,立刻闻到很重的毛皮味。进门脱鞋走进用作客厅的外间,只见用厚木板搭成的20-30公分高的地台上,铺着一层绵羊皮,中央还有一个敦实的木炕桌。里间北半间也是铺着羊皮的地台,上面除了被褥外,还铺着狼皮。五爷说狼皮隔潮防寒,但不如羊皮透气性好。靠房间南半间摆放着一对单人沙发,这就是五爷独居的卧室。房间里没有其他现代化家具,也没有书架和书籍。
我和父亲就落座在外间炕桌旁。说话间,五爷到厨房从一个小冰箱里拿出一个装满牛奶的铝桶,请我喝冰镇牛奶,而他和父亲则把牛奶兑到热茶里喝,五爷还拿起炕桌上摆放的瓶瓶罐罐添加到奶里。这使我注意到了在那个时代不曾见过的西式调料瓶。当时冰箱属于高档消费品,主要产于日本。牛奶也不像现在提倡每人每天一斤奶。那时鲜奶不多,五爷不知道如何搞到了奶粉。牛奶和白酒是五爷的主要饮品。
从五爷的现状看,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传说中的五爷划上等号。
五爷早年毕业于著名的日本帝国大学的法律系。他曾经因高大英俊、风流倜傥,而成为无数日本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但由于家道甚严,在外他可以特立独行,风流潇洒,但有一条,绝不许将日本女人娶回家来。在日本除了完成所有的法学课程外,他还和所有学生一样接受了军事训练,如射击训练。他还常年坚持冷水浴,练就了一付好身体。而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军事化训练比他接受到的一流法学教育还要有用,这些基础训练使他能在30年的青海牧场生存,并完好无损地在老年回到了故乡——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