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生活 |
分类: 借题发挥 |
人生尴尬之事颇多,有些滑稽,有些烦恼,更多的是无奈。
场景一:
小学二年级时,班上的男生小班长站在台上发言,台下的同学发出嗤嗤的笑声。只见班长的“小弟弟”从没有拉锁的棉裤里探出头来。
场景二:
小学五年级,班上女生因为月经期而三五成群地不上体育和劳动课。班上跳级上来的男生跑到老师面前,大声地质问老师:“为什么女生就可以不劳动?我就不能歇着?”
场景三:
大四的师哥到儿科病房见习,一走进病房,就有几个3-5岁的孩子齐声高喊:“爷爷好!”
场景四:
女儿出去玩迷了路,看见前面有一人长发披肩身穿花衣,于是紧走几步跟上去,用手拉拉花衣服问道:“阿姨,……”此人扭过头,看了女儿一眼。女儿愣住了,原来是长着胡子的阿姨。
场景五:
小时候去医院看病,父亲忙着挂号、交费、取药,我就只好跟在其后面,一只手拉着父亲的衣襟,一边四处张望。来来回回走了几遭,忽然父亲用手阻止我拽他的衣襟,抬头一看,哟,原来换人了,跟着的不是自己的爸爸了。于是赶紧找自己的去了。
场景六:
冬天,5岁的弟弟穿着小棉猴戴着帽子往动物园的某男厕所里走,还没进门就被一大汉揪着脖领往外拽,嘴里还叨咕着:“没看见这是男厕所吗?”父亲见此状,马上上去掀开棉猴的帽子,露出弟弟的光头。
场景七:
办公室里,刚从洗手间归来的行政经理,很有气质地走过我们开放式办公室的时候,每一个在她后面的人无不行注目礼,她的后裙边还别在内裤裤腰上。
场景八:
公司市场兼销售总监从椅子上起身走出独立办公室,往他的老板房间走去,路上大家可以看到他深色西裤开裆了,隐约可见白色的内裤。
场景九:
老公遇见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相互问候完毕,老同学迫切地问:“你的头发染得真自然,用什么染的?”,老公不爽:“这是我本来的颜色,我没染发,是天然的,遗传的。”
场景十:
小保姆天天带着女儿下楼玩耍,看电梯的说:“孩子越长越像阿姨了!”。我带女儿下楼玩,遇见一老太问我:“你是新换的阿姨吧?”
场景十一:
朋友的父亲再婚,娶回的后妈和她同龄。她拒绝叫妈,也不能称姐,只好直呼其名或简称“她”。
朋友的女儿恋爱了,带回的男友比他长一岁。
场景十二:
老公和领导外出,每到一陌生之处,地方接待人员常常直奔老公,热情招呼,抢提行李,把老板凉在一旁。
场景十三:
香港老板吩咐小张去买一个“拖把”回来。一会功夫,小张气喘吁吁地肩上扛着一个拖把回到办公室,老板见了,问他:“这是什么?”小张回答:“拖把啊!”“你说这是拖把?”老板气急败坏地反问,老板指着小张扛着的拖把问办公室里所有的员工:“你们说这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是拖把。”老板气得差点疯掉,说:“谁让你买这个回来的,我们又不是清洁工。我要的是‘拖把’!”于是,他弯腰在地上找了找,拿起一个插线板,用手指着说:“我要的是这个!这个叫‘拖把’!”
场景十四:
大学期间去同学家玩,抵达门口后高声叫门:“老张开门,我们来了!”,门里有人应到:“来了,来了,这是谁找我?”开门的是同学的父亲,见是几个年轻人,就说:“你们是找我女儿的吧?”同学闻声出来:“爸,他们是找我的。”听见她离开的父亲自言自语:“你怎么也成老张了。”
场景十五:
带5岁的女儿逛上海的南京路,我顺着女装区寻找自己的猎物,女儿跟在身后,兴致勃勃地掀着模特的衣服玩。忽然,她掀起白衬衫的小手停在空中,她抬头看见自己面前站着的不是模特,而是售货员阿姨。
场景十六:
为装修新房去建材城买门锁,上高一的女儿与我同往。我们在展厅里寻找着,“请问这门把手怎么卖?”顺声音看去,一个中年男子正对着女儿发问,女儿看看他,回头看看身后,知道那人把她当打工的了。女儿没理会,走到我身边,生气地问我:“我像卖东西的吗?”,话音刚落,女儿不远处又有一个大妈冲她喊:“这个多少钱?”,“你卖不卖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