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行(二)

(2009-02-08 20:09:18)
标签:

春节

故乡行

那山

那路

鹅卵石

那树

水杉

杂谈

分类: 往事回忆

 故乡行(二)

故乡保存完好的水杉路

 故乡行(二)

那山那路那树

 

故乡没有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阡陌纵横的小河、宽广的湖面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远远地看去,那似山朦胧的色彩一定是树给导演的。

也许真是人性,追求不曾拥有的。记得小时候特别想见到山,想亲历那爬山的滋味。高中时,班级活动,骑车去毗邻故乡的唯一的一座山春游,心中别提有多兴奋,一路上欢声笑语,你追我赶。终于,远远的看到了一个凸起的包包,光秃秃的,石头裸露在外面,应该不会超过一百米高吧。难道这就是期盼已久的大山?有些失望,但是毕竟是第一次见这样大的石头疙瘩,失望立刻被亲近的冲动淹没,还过了一个小轮渡,这一切对于从没有出过远门的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走进那座山,原来也显得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并不是远处看到的那样光秃,实际上山体有一层树和灌木丛披覆,只是远没有故乡的树那样高大挺拔。我们比赛爬山,从山脚到山顶,女生中途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呵呵,平常的路都是平平坦坦的,这下可见功夫了。不过,女生好像倒是喜欢这种挑战,在集体比赛结束后,意犹未尽,几个人邀在一起,另辟蹊径,找了一处没有路的坡面开始了探险。当然,小山,说探险,只不过是没有路,自己在荆棘灌木丛中立步向前,有惊无险,但真切地体会到了山的魅力:神秘而令人畅快和惬意。在山顶,表演、野餐、拍照,临近傍晚才鱼贯而归,累成什么样?第二天早操寥寥几人的出勤告白无疑。

真正见到大山,是在高考结束后,去父亲的老家,看望姑父姑母时,那时才真正地领悟到山的险峻,山的博大,山的伟岸。从此,好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在身心疲惫之时会想到投入山的怀抱,旅游远行,便成了亲近大山的路由。

在平展的田野间,那笔直的道路,和路两旁挺拔的水杉是故乡留存在我心间的一道风景。

记忆中,路面铺的是鹅卵石,只有靠近树的路面被自行车和行人走出了窄窄的一线,不过,好像人们都练就了高超的车艺,一点也不为路的窄狭而畏缩,只见行车其上的有个子才只有自行车高的顽童,也有花白须发的老人,有学生,有农作人,有穿着朴素的,也有装扮洋气的,穿梭小道上,真是技高人胆大。

不过,刚学骑车的那会,我可是没有这份大胆。记得,也许是十岁左右吧,刚学会骑车不久,我骑车带弟弟去镇上,前面一大半路程还顺利,后来看到前方远远地来了一辆大卡车,我和弟弟一起下车,想等卡车过去后再重新上车,谁知,那车总没有过来,走近才知道,车是停在那里的,好生后悔。之后,因为那条羊肠小道太窄,每每弟弟往上跳的时候,车龙头摆动很大,结果,后半部分路程都是走着去的。哈哈!回程时,同样的情况出现了,好在父亲见我们好久没回家,来接我们,那天的尴尬才算结束。呵呵,现在回想起来,佩服自己的胆大呢,刚学会骑车,那样的路况,竟敢带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现在的道路已经是水泥路面了,宽阔而平坦。行走在上面的车辆不再是单一的自行车,小轿车也不乏其中。

树依旧是那样的挺立,像一排排永不疲倦的英武卫士,守卫着这无垠田川,守卫着行走耕作其间的人们。以前,路旁没有路灯,在骑车走夜路的时候,路面是漆黑的,只有那接天的树尖整齐延伸出的一条朦胧天光线引领着行路者。

故乡的树不止有水杉,还有路旁河边的杨树,有绿荫匝地的苦栗树、柞树、酸枣树、法国梧桐、樟树等(只记得路两旁绿树掩映,当时根本没有在意是些什么树,凭印象也许是这些吧),沿路两旁种植,夏日行走其下,阴凉舒适。记得高中寄宿,有时候,周末到叔叔家骑车回家,有时候,没有单车,就会和几个同学步行回家,虽然有十来里路,树荫下,同学说说讲讲,不觉就到了。

还记得小时候,六一儿童节时和同伴一起去镇上,穿着白色的衬衫,一路走,一路玩耍,摘吃路边的一些野果。有一种灌木丛长着红色的或是乌红色的果子,摘下来,稍稍吹吹灰,放到嘴里,甜中有丝丝酸味,觉着好吃,想着留一点带回家给弟、妹吃,哪成想,往衣服口袋里一放,稍一摩擦挤压,红色的汁出来,染红了白衬衣,好心疼,好在,记得,这并没有影响当时去镇上玩的兴致。

可惜的是,因为修路,路面的拓宽,很多以前的大树都给砍掉了。这次回故乡能拍到依然保存完好的水杉,如获至宝。

故乡行(二)

有的路段加上了 

故乡行(二) 

路面由鹅卵石变成了水泥,庆幸的是树保存完好

故乡行(二)

 

故乡行(二)

 

故乡行(二)

田野中的单株水杉 

故乡行(二)

田野远处是成排笔直的水杉树 

故乡行(二)

 地里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

故乡行(二)

今年的橘子还留在树上 

故乡行(二)

新修的街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故乡行(一)
后一篇:故乡行(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