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行·情意随(一)
(2008-11-06 11:02:29)
标签:
新宁嵣汽车旅途热情美味旅游 |
分类: 旅游散记 |
崀山行·情意随
这是几天前清理东西时,发现的一本旅行日记,时隔十一年,唤起一段美好回忆。十一年不长,但却模糊了很多的记忆。当拿起这篇旅游日记读的时候,我一下子被俘获了,不愿放下,不是因为自己写得如何,而是感动于人们的友好、热情,那份不参杂念的朴实情感,也有感于年少时我们的懵懂和稚嫩。不知远方的Y老师一家可否安好,不知S现在南方是否已经拥有了自己天地,不知L的母亲是否健康依旧,不知那两个可爱的小男孩是否已经真的成了导游或是成了现在崀山美景的描画者、守护者?不知道,胖嫂是否还在摆摊?不知道那里的发糕是否还是那样细软香甜?但我知道,现在的崀山已经享誉世界,现在的崀山风景一定更美,路一定更宽更平坦,交通更方便,我更相信崀山人以其淳朴、好客、热情为世界送上了双份的美景!于是,再去崀山看看,看看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成了下一个梦想。
也许觉得那时的写作是一份记录当时生活的珍贵记忆,没有改动原日记的内容,(除了红色字体为这次加上),只可惜没能找到当时的几张照片。之所以不惜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日记输到电脑中,放到博客上,是因为,我想永远保存这份记忆。不希望再出现像张家界旅游日记那样留下遗憾。现在记起,以前去张家界时,也写过日记的,但怎么也找不到了,好伤心。第一次的感觉最新鲜,最纯,最有激情,可惜找不到了,虽然心中永远留存那份猛洞河漂流的刺激,王村的古雅,黄龙洞的水晶宫,金鞭溪的幽静,天子山的云梯、云海,十里画廊的水墨山水……但愿将来的某一天那篇日记能重现眼前,如与故友的重逢。
序曲:是巴士快还是摩托快!
1997年8月4日,我和Ca准备下午的乘车去崀山。我在家收拾好了衣服,要带的生活必需品,之后不久,Ca回来了已买了车票,卧铺,67元每人,下午6点50分开车。67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只是卧铺汽车还没有坐过,倒是想过过瘾。6点50开车,中午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中饭吃完,躺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睡,也许是电视节目吸引人,也许是要出去玩,心里激动,中午没有睡着。到下午四点半,我与Ca炒了两个蛋,算是晚餐,再者,在3号就已经买了两斤饼干,可以饿时充饥。
坐5路车到溁湾镇,再赶703 去南站。正朝703车站走去时,看到703正等在那里,心中甚是高兴。车上已坐满了,还站了几个,我们选择了两个看似不是去南站的人边上站着,要知道,去一趟南站,要一个多小时,还得要无堵车。我们到车上时,离五点还差一刻钟。人渐渐地多了,天气又炎热,人在没有行动的车中就似在蒸笼中,只想司机赶快开车,让跑动的车能带来一丝凉风,但司机充耳不闻车上人的怨声,仍在座位上东瞧瞧、西望望,一付不关他的事的样子。到了5点,车终于开始启动,但好象一车的人都是来观光旅游的,车开得稳又慢,真赶得上一辆好心的慢慢游人力车。刚开出站不远,一个男子匆匆朝车这边跑来,一边打着手势,希望能赶上这一趟车。我满以为司机在站里等了那么久,这里一定会不靠这一点停靠时间,会停车让那位男士上来,但结果却让我大吃了一惊,司机无手势、无言语,义无返顾地朝前开去。那个男子一定肺都会气炸,谁知道下趟又要等多久?也许这也“怪不得”司机,他在车站等到点才开车,那是车站的原则,并不是为多拉几个客,一路上非停靠点,不能停车上客,这也是原则,他是以原则办事,嗯,好一个原则先生!这慢慢通通地车速,简直会让那些急着赶车的人会急得要跳车,幸好车上没有人急着赶车,也许是人们早已习惯了司机们的各种“原则”做法,或是以无声的怠慢来整治人们爱抱怨的嘴。
买车票时,我注意到,我和Ca站在边上的那两个人,只买了5角钱的票,我们是一块五。显然我们没有选错对象。原以为她们母女俩是过河便下,后来一问,才知是去儿童医院。我也不知道儿童医院究竟在哪里,反正她们只买了5 毛钱的车票,想必远不到哪里去,因此心里美滋滋的,总希望售票员报的站名是儿童医院。谁知等过了附二,还再过去了两、三站她们才下。唉,总算能坐下来了。不知什么时候司机的车开得飞快,到停靠站点时都是一贯而入,那候车道上的人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车撞到,或是剐破衣服。我真想给他的单位写一封信 ,让他好好受受教育,但急着要出游,也就作罢。
南站到了,车不是很多,人不是很多,吆喝客人上车的人也不是那样歇斯底里,从外面看去,整洁、有序,候车楼不高,倒也肃静、庄严,进去一看,简直让我傻了眼:整个大厅显得宽敞、明亮,里面虽只有不多的一些人,或排队买票或坐在条凳上休息,却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冷清,那是因为有一样东西非常醒目地摆在了正对着入口的厅中间,两边还有两排,我冲口对Ca说,该不是有检查的人来吧?在我的印象中,这种鲜花,花香四溢,以及秩序的井然肯定是有重要人物来参观,检查。我不知道是该相信眼前所见事实,还是相信自己的经验。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个参照系,那便是西站,每次回家乡或返校时我每每要经过的 地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呀!房子倒是一间又一间,一层又一层,但那外面的叫喊、吆喝、拉客、叫卖的声音让你一下车,耳朵就闲不下来了。候车室里本是一排排比南站的要高级得多的连体独人椅,但你进到里面根本就看不到椅子,眼睛早就让那各式各样的满堂的人、袋子、和货物给抢了去。大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匆匆地穿过那横七竖八地躺、坐在地上的人群挤到售票处,更不用说有摆花的地点了。两相对比,感触太深,是乘客的素质的问题、管理人的水平问题,还是由于交通状况如有无火车作缓冲的客观问题,我无从知晓,但有一件事我是准备要做的,也就是当我回来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南站,看是不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真实面目。
因为是6点的样子到的南站,离开车还有50分钟,我和Ca便在候车厅的长凳上稍事休息,吃了些饼干、奈李,喝了些水,还差20分钟时,我们决定进去看看情况。一辆中巴卧铺车,好家伙,满车都是人,车老板说,你们外,还有另外两个,就全到了。我们把票给他看过后,准备寻找10号、11号座,可车老板让我们睡21号和23号,他说座号不对号入座,自由选择。开始我们不理解,后一想,也是,有大多是两张床紧挨着,如果按号入座,恐怕会出现男女不方便,何况是夜间行车。Ca的一句话“我们要分开啰”惹得老板开玩笑说:“一个晚上不睡在一起便不行呀?” Ca马上申明在一起只为好有个照应。
我睡一个上铺,其实也是座,只不过是靠背稍向后仰,就在铺边开了一个窗,比一个人稍短,把玻璃向中间推,开车的时候,风正好可以吹到头部和小腿部,第一次坐这种车心中颇感新奇,当下躺下享受享受。车开动了,但因窗口较窄,看不到什么外面的景色,只得头使劲往下靠,脚伸出铺外,总算可以看到外面了。
车因等那最后两个人7点才开。开始还以为他们不来了,从另外一辆也是去新宁的车上(此车7点50开)叫了两个过来,谁知因只剩最差的两个铺位,两个女孩犹豫一阵后决定委曲求全时,那两个迟到者赶来了,说是堵车所致,于是,她俩又回到7点50的车上去。车终于出发了。
我的座边放了一个旧冰箱,老板说,这是从长沙某姐姐家换代给新宁的老家的。
奇怪得很,那车上除了我和Ca之外,全部口音一致,也许都是新宁人吧。
7点开发,据说是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才可到新宁,夕发朝至,既可节约时间(白天的)又可以不误睡觉,还可以经历一次夜间历险,那不是无诱惑的,尽管我担心自己难以承受这近十个小时的汽车旅行。晕车是我外出游玩的一大障碍,只不知这卧铺车会带来何命运,还有一点担心是,原来听说南下,主要是去广东的车常遭劫,我们这样夜间行车该不会有人半路拦车要乘客交出所有钱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