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抗震营养调整杂谈 |
分类: 营养咨询 |
第一阶段——救命粮。这一阶段食物供给主要保障灾民能够维持体力,度过难关,最需要的食物就是能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如饼干、火腿肠、糖水等,以维持机体基本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刚解救出来的灾民因为处于极度饥饿、惊慌的状况,胃肠道功能失衡,因此食物应选用易消化的食物,在食用时切忌“如饥似渴”大吞大咽,肠道吃不消。另外很多救济粮采用了干燥的压缩饼干、方便面,这类食物易在胃里膨胀,加重胃负担,应加以注意,要细嚼慢咽。电影《活着》中饥饿的大夫连吃7个馒头,最后撑得晕倒,道理相似。
第二阶段——增强免疫。当人们从最初的灾难惊恐中逐渐冷静或者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时,人们的精神开始处于松懈状态,一些在应急时未出现的毛病就会接踵而来,比如极度的疲惫,免疫力低下,这时很容易发生疾病或各种不适。在这一阶段高蛋白、高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就要跟上了,一方面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力。高蛋白的肉制品、大豆粉、配方奶粉、高乐高、营养素补充剂这样的食物如果能获得最好及时补充。
第三阶段——恢复阶段。因为最紧急的时刻已基本过去,需要考虑食物的均衡了,因为前二阶段在选择食物时很难照顾到食物的全面均衡,可能会造成某些营养摄入不足,因此需注意食物多样化,以尽快满足机体需要,特别是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当然需要营养调整的人群不仅是灾民,还有救护人员、志愿者,因为他们也都处于营养“透支”的状况,因此也必须予以重视。希望有能力捐助高营养食物的企业多出把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