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想成功,需要试着放弃一些想做且能做到的事情

标签:
风斯若市场营销成功舍得放弃 |
分类: 营销杂谈 |
成功不但不容易,而且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关于成功,最可怕的逻辑恐怕就是:你付出了所有的努力,最终却还是要靠运气来决定。我的个人观点,成功最后的决定,确实和运气有莫大的关联,但是,“付出你全部的努力”,却是你获得“运气”的前提。
努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因人而异,但是至少有一件事情是有着共性的——必须放弃一些你想做且很轻松就能做到的事情。举例如下:
你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一个健美的身材,那么,你应该做的是什么呢?保持正确的作息状态、进行运动锻炼、减少过盛食物的摄入……,但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有悖于你“该做的事情”的逻辑——你的大脑会告诉你——你想要吃糖、吃肉、喝饮料,并且,这些东西并不贵,只要你想,随时可以买到。
如果你想要在健康和健身方面成功,你就必须放弃不停地吃美食——你想做且能做到的事情。即便是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运动锻炼、控制饮食的人,对于他们的大脑来说,恐怕吃美食和饮料同样是“想做”的事情,每天跑步、运动,同样是“不想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放弃了“想做”的事情,坚持了“不想做”的事情,所以,获得了成功。
有些科学家认为和人类的进化有关,人类的头脑在不断地进化之中,似乎就学会了三件事情:怕死、享受、得到。在很多时候,这三件事情甚至并不是我们主动地选择,而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被我们的潜意识所决定了。
去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与发展吧,几乎每一次重大的事件都和上面这三件事情有关,即便是到了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为了这三件事情让自己不停地陷入“困境”当中。因为“怕死”、“享受”,人类的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全部科学产品,而“得到”呢,让人类的精神文明同样获得了进步。如果我们个体不去控制自己的大脑的话,我们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
睡懒觉、贪玩、吃美食、偷懒、计较工作量、计较回报……,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那么到底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还会剩下多少“正能量”的存在呢?为什么会有“追求”、“梦想”这样的词汇存在,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向往。
当然,想做且能做到的事情并不是要全部放弃,比如“孝顺”,相信孝顺是每个中国人都想做且能做到的事情,这个我们一定要去做。不过,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的一种责任,而并不是追求,也和“成功”没有什么关系。
你想要在学业上成功,就必须放弃拿着手机玩游戏的时间,甚至是放弃喜爱的足球比赛;你想要在事业上成功,就必须放弃睡懒觉,放弃和不如你的人去做比较……。“舍得”,有舍才有得,这并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是客观的规律。
我们都被困于某个时空节点当中,在这个节点里面,我们所能经历的时间和穿越的空间都是受到宇宙严格地限制的。你想要向前多走几步,就必然离后面的起点要远一些……,所以,为了在成功的道路上少一点遗憾,还是学者放弃一些“想做且能轻松做到”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