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2018-11-13 21:38:55)
标签:

市场营销

创新

思维创新

新教育

教学相长

分类: 营销杂谈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当下,是一个属于“创新”的年代,而所谓创新,第一要知道“什么是旧的”,第二就是要知道“在旧的基础上如何用创新来突破、来创造价值”。“旧”与“新”虽然是对立的概念,但是却没有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考核。在我看来,“创新问题”并没有出在有着新思路、新想法的新一代人群身上,而是那些前辈们如何看待这些后辈们的创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创新”始终存在,但是却并不是始终受到鼓励。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现实生活当中,宽容一点的老师或许会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去大胆想象,但是却极少有老师愿意学生质疑自己甚至是挑战自己,甚至历史上不乏老师对“异端”学生打压的事件。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在上学的时候,或许是受了“孙悟空”的影响吧,我一直认为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触犯天条”的勇气,如果不去挑战权威,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当“齐天大圣”的实力。在高中和老师聊天的时候,我就曾经问过我的班主任:“如果我认为您说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我怎么才能超过您呢?或者,您也有过老师,您觉得您超过他了吗?如果超过了,那么是因为您听了他的话,还是不听他的话呢?”我记得老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到我的问题,只是笑看着我说:“你这个小孩儿真有意思……”

  从教育的本源来说,其实每一位老师,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一字之师,都应当是希望学生超过自己的,因为这样才会让社会进步。但是在现实工作当中,不管是出于面子问题还是工作需要,老师们却几乎是不接受质疑的,比如某位校长在因为不认识某个汉字读错被社会舆论批评之后,不去反省自己工作疏忽大意,没有提前阅读自己的讲稿,反而去讲“质疑不能给社会带来进步……”,从教育领域延伸到企业当中,情况也差不多。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每一位企业的管理者的内心都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希望员工听话,可以按照自己的部署完成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认为那些可以为企业到来效益的员工可以凌驾于企业的制度之上;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不希望员工“功高震主”,不希望员工去自立门户。于是这就很容易衍生出一句老话中所包含的逻辑“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也许正是有这样的“负面思维”存在,才让那个更多的老师、师父一再强调“自己才是对的,要听话”。但是,如果只是听话的话,最多也只是达到和老师一样的水平,突破创新又从何而来呢?

  教学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包含了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对于这两方面来说,“要教什么”和“要学什么”应当是统一的。在我看来,我们永远要学习的,是去理解这个世界中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其实就意味着那些“旧的东西”,而老师讲授的也应该是这些规则而不是他个人对于某个特定规则的理解。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从校园走进社会,“要更多地接触人”是一个“规则”,但是老师却不应该去根据个人好恶去评判所接触的“人”的好坏,因为这个世界上既有“对父母很孝顺的杀人犯”,也有“杀了人的人很孝顺父母”,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无论老师对“孝顺”的解读还是对“杀人犯”的解读带有个人看法的话,都有可能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与正确。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维在进步,创新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恐怕就是“要带着创新的思想去创新”吧……!



作者风斯若 微信号 fengsiruo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如果永远由老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那么学生怎么超过老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