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知识,碎片化学习≠掌握了方法

标签:
风营销市场营销碎片化知识系统学习 |
分类: 营销杂谈 |
在之前的《风营销》当中,曾经有一篇文章《碎片化的知识不等于系统化的学习》讨论“碎片化知识”的问题,那篇文章中只是就“碎片化”与“系统化”进行了比较。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说的“碎片化”通常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碎片化的时间,一是碎片化的学习。我坚定地认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该认为碎片化的学习就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某种方法。
你可以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记住五个、十个英文单词、但是你是否可以在一分钟里学会“过去完成时”这种英文语法呢?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那么你再背单词可能会是对自己英文水平的一种有益补充,但是如果你并没有掌握方法,那么即便你记住了很多单词,你还是没有办法把你会的单词组成一篇文章。
在上面这段文字里,单词实际已经算是“知识”的一种了。而面对着信息传播如此畅通的今天,你能确定你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知识”吗?比如,你可能在某个碎片时间里阅读了一篇一个胖子如何通过锻炼变成瘦子的文章,在文章中,你可能读到了一些励志的言辞,可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瘦身成功的以及他用的方法,但是,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东西,真的能够成为你想要健身、瘦身的知识吗?你读了这样一篇文章,或者说你花了十个碎片时间读了十篇这样的文章,你就知道懂得减肥的方法了吗?我认为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大家如何对待自己生病的状况,因为网络十分发达,所以现代人身体有什么不适的时候,总是会上网去查一查,看看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一些认真的人会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掌握很多关于自己病症的信息,也回从病友的网络言谈中了解许多治疗的手段,但是,这些信息就能让你具备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吗?就能够让你掌握治疗疾病的方法吗?这次我不说肯定还是否定,你自己判断一下,如果真的不舒服,你是愿意去医院相信那些不是依靠碎片学习的医生,还是相信通过碎片学习了医疗常识的自己呢?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因为他已经进行过了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他来说,每一次接诊都是一次碎片信息的采集过程,与非专业人士不同,因为医生是医生,所以他能够判断出传递给自己的信息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需要被过滤掉的垃圾,去掉垃圾并且把知识有条理的归类分析加工,医生才能够将碎片所得与自己的医疗方法结合起来,让后来更多的病患获益。如果你不是医生的话,连同样的肚子疼有几种可能性都判断不出来,那些碎片化的治疗肚子疼的“偏方”又怎么可能成为你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呢?
积累是一个把“碎片”系统化的过程,我们需要肯定对于信息、知识积累的价值。但是在积累之前,我们必须先要让自己掌握判断信息有效无效、分辨知识真假的本领。
很多喜欢发明、跟分“新名词”的人似乎正在改变着世界的风气,比如他们会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在我认为这么说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前提下,我也并没有认为在所谓的碎片化时代里我们就要进行碎片式的学习。听一首歌儿、看一个笑话、让大脑胡思乱想一下路过的帅哥美女……,这些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碎片”,在没有进入“碎片化时代”之前,我们也是这么过的。同样,一些熟练工种也是如此,多练习一次可能就会多一点心得体会,但是,这些不管有没有“碎片化概念”就存在的脆片式行为,真的不能帮助我们掌握解决某一问题或者达成某种结果的方法。
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是可能的,但是这种可能只是停留在了对于碎片信息、知识的积累阶段,我相信没有人听说过“碎片化方法”这个概念吧,因为方法本来就是连贯、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你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还要抽出整段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方法学习,这样才能让你在碎片化学习积累的东西产生价值。
前一篇:工作中,这三种负面情绪最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