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就是要让小城市变大

标签:
风营销市场营销特色小镇城市建设地区营销 |
分类: 营销杂谈 |
马太效应起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中的常用名词。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马太效应还是很明显的:人口数量大的城市会因为人口数量大而吸引更多的人到来变得人口数量更大,人少的城市则不但吸引不到人们的到来,反而可能发生人口流向人多城市的现象。
对于一个现代城市而言,人口不仅意味着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消费。虽然学术上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议,但是在阶段时间内,消费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要获得能够带来消费的人口,特色小镇作为小城市的一员,就必须找到逆马太效应的策略和方法。
让小城市变大,要比让大城市变得更大要难上许多许多,但是如果不能把小城市变大,如果不能让马太效应失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特色小镇呢?
在大家都还沉迷于“如何增加人口”的执行细节的时候,我想谈的是特色小镇规划中一些本应被优先考虑,却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前置条件:
人口从何而来
这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从最“取巧”的角度而言,特色小镇应当是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给出人口分流的理由,并能够接纳分流来的人口,这毫无疑问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第一前提。相对于人口稀少的地区,将特色小镇设置于大型、超大型城市的周边,不仅可以借力使力,也可以让整个建设效率提高、发展的速度加快。绝对一点说,不把特色小镇规划在大城市的周边,实际上是属于不合格规划,失去了特色小镇本质上重要的意义之一。
面向未来的管理
治疗方法总是会滞后于疾病的出现,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该在未知疾病爆发之前就不去做积极的准备工作。在特色小镇建设实施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如果人口增加呢?如果人口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呢?住宿场所是否足够?食物用水是否足够?服务质量能否保证?垃圾处理能否及时……?对于这些起因于未知的问题,我们可以暂时什么都不做,但是不能等状况发生了才开始考虑。
市政建设与交通
当人口增加、小城市变大之后,所面临的市政压力和交通压力是难以想象的,整个城市的人口要流动起来、物资要循环起来、设备要运转起来……,这一切必须有着相当提前量的规划。提前投入进行市政与交通的改造、改建有可能造成浪费,但是如果等问题出现才从规划开始做起则会让浪费更加彻底。比如公路、铁路、机场的建设,真等到人们想来来不了、想走走不成才想起规划,就真的来不及了。
特色小镇不是一个短期、固定的硬件建设项目,而是要在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长远发展的可能性,而这,当然是希望规划者们在建设前想的越多越好了!
前一篇: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做回头客?
后一篇:PS的年代,该如何选择你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