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要去搜索问题,而非答案

标签:
风营销市场营销问题答案搜索 |
分类: 营销杂谈 |
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聊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现在网络上信息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今媒体人的素质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这也导致了网络上大量公关稿、软文广告以新闻的形式存在了,这让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下降了许多。
而当自媒体成为网络平台信息的来源之一的时候,我觉得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又下降了不少,如果是体育类信息的比分,那还好,这个真伪还是好判断的,当信息的内容涉及一些是是非非而不是刻意量化答案的时候,我认为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是一定要受到质疑的。
我不是一个阴谋论或者怀疑论者,所以网络上信息的可靠度并不是十分影响到我的工作与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我们很多人,目前学习的知识来源都是网络,如果我们无法判断知识源的可靠性,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学到的不是“假知识”呢?
我认为的答案,其实也是我实施的方法是:去网络上搜索问题,而不是寻找答案。或许很多问题网络上都给出了答案,但是我不会认为这些答案就是最终的标准,我会通过问题相关知识的查找、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答案。需要保证的,是自己答案的可实施性。
举个例子来说,我写《风营销》,每天一篇文章,最苦的不是每篇文章的字数,而是我不可能坐在家里凭空每天就想出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话题,为了找到更多的主题,我试过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网络上找案例来分析;第二种是在网络上找问题,然后自己来根据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法我只是尝试了一下,并没有真的应用。其原因就是在查找营销案例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案例都太过于模式化,发布案例的人都是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的,要么是案例中的主体,要么是策划了这个案例的执行方,在这样的案例描述之中,我只能看到案例中光鲜的一面,而不知道其它,我觉得这样的案例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是习题一道,达不到例题的级别。
第二种方法确实让我找到了一些主题,我会去一些论坛、社区,找到和营销、市场、管理、社会学相关的板块,看看大家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再看看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哪些讨论,而在兼听百家的基础上,我会再去思考我应该怎样去回答这些问题呢?把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了我的文章。
所以,我会说网络带给我的知识点来自于问题、而非答案的搜索。而我发现我身边所认识的人极少有这么想的,大家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答案。这让我又不得不提起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在结果出现之前,我们不能认为结果只有一个,而应当认为它是一系列可能性加上出现概率的集合。
在确认命中目标之前,神箭手也必须承认自己有失手的时候,只是他命中目标的可能性要大了许多许多。去网络上搜索答案,很可能会让我们的思想固化,认为答案只有一个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依据这并不全面的答案来做出决策,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而通过问题去获得知识,特别当我们发现和我们想问的问题有关联的问题的时候,会引发我们的很多联想,这会帮助我么开阔眼界,看到世界变化的多可能性。
或者,仔细地思索一下,大数据概念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一原理——机器无法判断好坏,但是它却可以通过数据,把出现概率最大的可能性告诉你。在数据存储、调用、处理、分析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人脑是逊色于电脑,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向电脑学习呢?在思考某个问题答案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应该“大数据化”一下,允许更多的可能性出现,只有这样,我们确定出现概率最大的那种结果才有可能正确。
一道数学题,一个汉字怎么读,小学生的作业……,这些,也许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但当我们面临市场、管理甚至是人生的选择的时候,其实我们要得到的答案也许就是一个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