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微博营销(二)

(2013-06-16 08:45:31)
标签:

营销

微博

微博营销

市场营销

悖论

分类: 营销杂谈

  当你通过某一种媒体形式或者某一家媒体了解你想了解的信息的时候,你希望看到的是尽可能多的广告吗?我无法绝对否定有一些爱看广告的人,无法否定有一些广告确实拍的很漂亮,但是,当我们真的只想看广告吗?

 

 

狭义的微博营销,指的就是通过一些“红人ID”发布广告信息,利用这些“红人”的被关注度或者在一个圈子内的品牌影响力让广告信息尽可能多的告诉他人。但是,没办法不说但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关注一个红人账号的时候,难道是为了看他做什么广告吗?

 

 

我是一个曼联球迷,我是曼联微博的粉丝,我希望看到一切有关曼联的信息,他微博里所透露出的一切对我都是有影响力的,某个球星喜欢什么品牌的剃须刀真的会影响我的购买选择……,可那是曼联啊,没有微博的时候我已经是这么关注,这么喜欢他们了,我关注曼联的微博是因为我先关注的曼联,关注他们的教练弗格森、英超欧冠的比赛以及球星,而不是因为有了微博我才获得了这个关注他们的渠道的。

 

 

上面说的是曼联,如果不是曼联的话,别说什么生造出来的粉色千万的“大号”了,即使是巴萨、皇马、拜仁我也不会关注啊,他们的微博做的再好也没用,当然,如果他们的账号先关注我,也许我会回报“粉”一下。

 

 

把话题“揪”回来,现在有很多被营销公司包装出来的“微博大号”,这些ID看起来很热闹,每天会发很多条微博,也会参与一些网络话题及讨论,就像我说的,我可能会关注它,但是前提是它也关注我,进一步说,我会关注这个热闹的ID所说某一部分我感兴趣的内容,但这个ID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是我喜欢的曼联的消息,那么无论是通过微博发布、新闻发布、电视发布、平面报道……,我都会很关注的,但是如果是我不关注的信息,就算天天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还是会忽略不计的,关于这个案例最直接的说明就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电脑,每天都会使用微软的软件,微软的LOGO每天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难道我们在准备购买平板电脑的时候,会因为微软的这种“曝光率”而有优先选择的心理评判标准吗?

 

 

被用烂了的“微博营销”是一些幕后推手用微博发布广告信息的冠冕的说法,但是有几个人关注他人的微博是为了看广告呢?可以说,微博ID做的广告越多,这个ID的被关注可能性就会越低,这是符合接触媒体的基本规律的,还需要数字来证明吗?

 

 

如果我们关注微博不是为了看广告,那么微博营销到底要怎么影响粉丝和受众呢?

 

 

目前想要用一些一线明星的微博ID发一些广告信息,收费动辄五万十万,结合本文的中心,这些微博有价值恐怕不是因为微博,而是因为被认证了的微博的拥有者吧,如果有一天这些明星不用微博而全都转回博客了,所谓的“微博营销时代”也会转回“博客营销时代”吗?

 

 

设想一下,如果那些门户网站没有大力地推广自己旗下的微博产品,如果新浪、腾讯、搜狐……不是天天在说“某某某微博正式上线”,靠一些网民们自发地去普及,微博的现状会有什么改变吗?

 

 

“微博营销”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概念,我认为如果真的可以被利用上的话,微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了与网友的互动上,而且这种互动的一方必须直接是微博ID本尊,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机构,这个ID本尊必须要通过对ID的维护(发微博、关注他人,参与网络事件等)保证自己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其实和任何一个网络媒体表现形式是一样的,一个网站可以不发微博,但是它要发新闻,它要报道他人的活动……

 

 

而那种试图利用一些“红人ID”进行其他产品、品牌营销的行为,不能说不可存在,而是和发布其他网络广告、软文一点差别都没有,“微博营销”是一个存在的概念,但绝对不是什么创新,更谈不上什么特殊。

 

 

有很多企业目前在对本企业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时候,都会被公关公司的“微博营销”所打动,认为利用这些“大号”,可以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网民看到有关自身的信息——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实际上呢?就像我所提到的第一条悖论一样,“靠创意,小成本也能取得好效果”,这不是肯定,这是一个悖论。

 

 

或许你所看到100个粉丝千万的微博ID,根本就是一个几乎足不出户的“宅人”在维护的,相信我,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这个,可以有!

 

 

微博的红火其实体现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拿国内的情况来说,基本上我们可以确认门户网站想让哪种媒体形式火,哪种媒体形式就会火。

 

 

当门户网站想要主推博客的时候,博客火了,而且很火;当门户网站想要电子杂志火的时候,电子杂志也很是热过一阵啊;而当门户网站想要微博火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似乎所有的名人都放弃了博客而改发微博了,难道这都是我们这些个人可以选择的吗?

 

 

有人说,这是属于移动媒体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手机,只要手指轻按,通过微博、微信,你的好友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你的动态,你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好友在做什么……,呵呵,听着确实很舒服,不过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真正通过移动终端关心的好友,没有这些电子通讯设备的时候,你一样关注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