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严的死,自主的活

(2020-05-27 09:18:32)
标签:

心情

杂谈

养老

分类: 杂谈
      昨日赌王去世了。
不好奇他的传奇,更关注各种报道中“漏”出的其最后日子。
但即便是富豪如他,最后的日子真也谈不上尊严,无端生出很多的感慨,甚至是悲悯。
住高级医院,享特级医疗与护理,怕是能用上的技术与手段无不用其极吧。但躺在床上无意识地活着,也不能算是尊严。靠强心针来延长以天来计数的生命,对于已无意识的他来说,不知是否会是他本人的意愿?还只是因为家人的意愿?
确实看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家人为了自己的利害,拼命地留住病人的生命,哪怕对于病者本人来说,毫无生的乐趣与生的尊严。
不仅是如赌王般的大富大贵,国内小有地位的人也有如此。反正地位在那,公费的单人病房住着,医疗费全有国家,离休金则落入家人。
或许不该这么去暗黑人性,这是回到尊严死来吧。
关于尊严死的关注有些年头了,是年纪来了病痛来了?还是身边许多的亲友熟识看得人心痛心碎?总之,多次交流过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浅浅地了解过,甚至有兴起说要研究此问题,并希望能参加这类团体的活动,呼吁与促进。可是都被某人打消了,说是违法,国内别说有这样的组织,连这样的资讯都很少。
再前段时间,看到了琼瑶的一个宣言,大意是不进ICU不插管等,即不抢救吧。当然还有许多了,好像也是因为老伴的例子让其有了这样的宣言。这时她大约70多岁了吧,是时候考虑这个问题的。也或许在台湾,这样的讨论还是可以有的。
更早看到一位日本的女性在家人的陪同下去瑞士实施安乐死。中间的曲折也是难以言说,没有一定的财力与知识怕是也难以实现。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活着固然是美好的,但过于痛苦甚至到了只剩余痛苦与不堪,就是没有尊严了。即便有钱有能力维持苟延残喘,也只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很多人是希望可以自主地决定是否继续这样的活着,社会应该给他们以选择权,这也是人权的一种吧。特别是当在这样的延续中,完全没有逆转的可能性时,社会不仅要提供选择权,更应该提供这样的支持与资助。
不是说抢救不应该,而是说有一个度。或者年龄就是一个度。
这次的新冠治疗,欧美的表现是对这点的一个注解。即优先年轻人。这在国内引起了许多争议。我们对此可以理解,但也并非完全认同。因为这里有一个自主的问题,即自主的选择,自主的活。
活与不活,治与不治,救与不救,要能自主选择。这就是尊严所在。
人在出生时没有选择,至少在离去前可以有选择。
可是现在的中国,选择权不在自己,而由外在力量来决定,如家人、如金钱、如权势。好悲哀!
甚至不能讨论不能呼吁不能研究,更是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