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阳的微博
蔡阳的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408
  • 关注人气: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的皮肤

(2023-09-24 21:51:51)
分类: 学习
地球的皮肤

英文中,“土壤”和“地球”都是同一个英文单词:“earth”,土壤,被他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所拥有的一层深色皮肤,以矿物质和生物分子构成。在我们已知的宇宙世界中,只有地球,拥有这样一层独一无二的皮肤,而地球上生命的奇迹,就来自这层独特皮肤的滋养。
土壤的形成,需要三个要素,岩石、水和最初的生命。地球大约已经存在了45.5亿年,而在地球诞生1.5亿年后,岩石和水就已经宣告存在,随后,在30多亿年之前,生命,也就是所谓能够自我改变和维持的化学系统,也在海洋中宣告诞生。
岩石,是制造土壤的首要原料。在经年累月的岁月中,岩石在热力、机械力和化学过程的合力中,逐渐风化:热量促使岩石膨胀、破裂,在零摄氏度下的低温中,液态水凝结膨胀为冰,进一步促使岩石开裂,随着岩石中更多的成分暴露在空气中,更神奇的变化发生了:石灰石,会逐渐在水中溶解,另一些成分会和空气中的氧以及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更细小的颗粒和碎片:比如,构成地壳中最常见的基础岩石,砂岩的基础物质二氧化硅,在逐渐分解后,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沙粒。它是土壤成分中最大的矿物颗粒,造就的空隙,能够让空气和水在土壤中自由流动。土壤中最小的颗粒,黏土,则是由吸收了水分和硅酸盐矿物质组成,体积可以和细菌一样细小,能够吸附各种各样的金属成分。
在黏土和沙粒之间,还有一些中等大小的颗粒,叫粉砂,是由岩石中的矿物质,比如石英和长石组成的混合物。如果把土壤看做是一座立体大型都市,那么这些颗粒就相当于面积、高度各不相同的建筑物,而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就开始纷纷入住。根据生物学家统计,全球土壤中,累计生活着30万亿亿亿种类的细菌,总体数量更是惊人,相当于在一个茶勺所能容纳的土壤里,就有几十亿个细菌。
如此繁多的细菌,就迅速和土壤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土壤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细菌则通过形形色色的生物化学反应,来改造土壤环境,为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诞生,创造条件。如果我们在雨后走到户外的郊野中,深吸一口气,就会闻到一股泥土特有的,湿润而略带腥味的气息。这种独特的“土味儿”来自土壤中细菌释放的化学物质,土臭素。它虽然味道不好闻,但饱含了从微生物,到动植物都必需的化学物质。
全球可考的物种,有25%栖息在土壤之中,一公顷土壤中,栖息的生物总量会超过1500公斤,相当于两头奶牛。所以根据科学家的测算,土壤之所以在距今大约35亿年前这个时间段宣告出现,很可能就是细菌等早期生物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
具体来说,细菌是如何把地球上这些岩石碎屑改造成土壤的呢?比如,有些细菌通过持续分泌酸性物质,来分解矿物,从中获取营养成分;还有一些细菌,能把大气中的四氧化二氮转换成为氨元素,储藏在土壤中,这就为早期植物的诞生和进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在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中,如果氮元素的供应不足,新细胞的形成和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会直接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
直到今天,氮肥也是人工合成化肥中的重要门类,是帮助农作物茁壮成长,提高产量的主力。
植物从土壤中诞生,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不断演化。反过来,植物也在反哺孕育它的土壤,和其他依靠土壤存活的生物。比如,植物的根系通过光合作用,把光合作用中固定下来的碳输入土壤,为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以及地表上的其他大型动物提供维系生存繁衍所需要的关键营养。全球土地的碳储量大约为两万五千亿吨,超过了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碳排量总和。
同时,植物会分离出植物蛋白、多糖等物质,以黏液的形式注入土壤,让土壤颗粒凝结成块,而当植物和动物死亡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又通过分解它们的残骸,从中获取能量,为土壤注入更多的养分,从而形成了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生不息的能量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森林疗养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