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睡眠产业背景之(老人篇)
(2023-03-24 13:41:02)| 分类: 学习 |
科学睡眠产业背景之(老人篇)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正式提出中国的睡眠时长标准,也就是“成年人每天睡眠7-8小时为正常标准”,被称为“睡眠国标”。
当然,时长并不是评判睡眠质量的核心标准,睡得快、睡得深、醒来状态好、时长足够等,才是“睡得好”的标准。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睡眠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情绪困扰、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环境因素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中国的失眠问题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28%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是38%,高出将近10个点。
下面,我们通过对目前睡眠问题和睡眠经济的大致了解,看看科学睡眠如何与老龄产业相融合。
1)睡眠问题
睡眠障碍涉及入睡难、深睡不足、睡眠时长不足、多梦等问题,就各大调研机构的调研数据来看,入睡困难和深睡不足是最主要的两大问题。
入睡困难
中国社科院《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61.4%的国人有较高频率会每天睡觉前看手机,这或许是我们大部分人入睡时间较长的主要因素。
但从老年人这一群体来看,生理因素是最大问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老年人褪黑素减少,睡眠调节能力减弱,入睡困难、深睡不足;另一方面,老年人基础疾病的增加影响其睡眠质量,如疼痛、胸闷、尿频等。一项针对老年人的调查显示,25%的被调查者患有4种以上慢性疾病,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而没有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则失眠率较低。
深睡不足
什么是深睡?有调查显示仅有29.1%的人听说过并初步了解过“深睡”
。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睡眠是周期性的、动态变化的,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是90分钟,包含20%的“快速眼动睡眠(REM)
”和80%的“非快速眼动睡眠 (NREM)”,一晚上大约出现4-6个睡眠周期。我们的梦境,就是出现在REM阶段。
“深睡”是NREM阶段的第III期睡眠,正常成年人每晚的深睡眠比例在20%-25%左右,目前国人平均深睡占比22.3%;深睡时,人们会有肌肉松弛、呼吸均匀、心率变慢、耗氧量下降等肌体表现。
在《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中,2022年国人综合睡眠指数为67.8分,以百分制分数而言刚过及格线,整体睡眠状况不容乐观,报告受访者浅睡现象普遍呈上升趋势。
2)睡眠经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国内睡眠经济的市场规模已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长44.42%。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有市场就会有产品,面对各年龄段都存在睡眠障碍的睡眠经济市场,各种神器层出不穷,从助眠到睡眠质量监控、从药物到产品再到意念情绪,从传统养生到黑科技加持,助眠眼罩、耳机、香薰、寝具、保健品、助眠APP、冥想课......这个市场有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京东发布的《2022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显示,近年来,线上助眠类商品数持续增长,2021年线上助眠类产品SKU数量同比增长63%,消费者的睡眠消费热情也在逐年提升,2021年助眠类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3%。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不同的产品视角来感受下睡眠经济市场的火热发展:
助眠保健品获年轻人青睐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2021助眠保健品成交金额消费同比增长2.1倍。
2021年中国有45.3%网民购买了维生素类助眠保健品,购买草药提取物、烟酰胺单核苷酸和甘氨酸作为助眠保健品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22.2%、19.3%和15.9%;
2022年以来,在淘宝平台褪黑素销量同比增长40%;
在小红书平台上,与“睡眠糖”相关的笔记数量超过5万篇,相关产品超70件。
各类药物助眠产品进入市场,其中助眠口服液、
GABA液态饮及睡眠糖、助眠片及褪黑素软糖都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
助眠及睡眠监测APP
小睡眠:白噪音冥想助眠,有各种的声音分类,包含自然声、白噪音、冥想曲、助眠ASMR、爱豆哄睡、晚安电台、梦话录音等;
蜗牛睡眠:梦话失眠检测、冥想神器,可以记录梦话与呼噜,解谜睡后行为,主要能分析睡眠状态并形成睡眠分析报告,包含深度睡眠、浅睡眠以及入睡时长;
海豚睡眠:白噪音+催眠曲助眠神器,白噪音搭配自然景观动图,引导放松、减压、催眠,具备睡眠监测、智能闹钟、睡眠改善、睡眠计划等功能;
好睡眠365:专为中国慢性失眠人群研发,通过下载APP或者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睡眠评估,获得睡眠检测、睡眠改善训练、在线咨询医生、重度失眠患者用药指导等功能服务。
寝具的变革
如果睡眠是场战役,那这场战役中最重要的物资就是每晚都要承受着我们全部压力的床垫,2021年智能床垫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4倍。
随着市场教育的普及,我们也越来越多地了解到,由于材料耐久度的限制,类似床垫这样的基础睡眠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回弹性、承托性和舒适性都会逐步下降;从睡眠质量和人体健康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五年换新床垫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事实上仅有16.5%的国人基本做到了这一频次。
在床垫成为一种健康产品的同时,寝具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该领域企业主要以传统家居起家,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不断延展到睡眠健康领域,伴随着技术进步研发出功能寝具,主攻中高端市场。
科学睡眠产业
基于睡眠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使用场景客群的影响路径都会不同,未来每一个细分市场一定会分别对应不同的产品。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数据,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达21%,而对老年人而言,睡眠直接影响到认知、免疫力、情绪等身心健康方面,在老年睡眠经济这个细分市场,我们认为:
1、传统助眠方式盛行不衰:中药食补、按摩器材和寝具舒适依然是银发族更加偏爱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药食同源理念的盛行以及新兴按摩仪器在孝心经济中的体现,银发族对于睡眠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案依然接受度较高;而近日慕思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61.2%的中年人群和62.3%的老年人群更倾向于使用更舒适的寝具来改善睡眠。
2、科技助眠成为新趋势。首先,越来越多银发族接受了智能健康设备等科技助眠产品,如智能床垫、智能枕头、助眠眼罩等,京东《2022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银发族智能健康设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4倍;其次,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数字疗法也开始进军睡眠健康领域,认知行为疗法、慢波睡眠、声光刺激等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3、睡眠改善和睡眠监测同样重要。产品应当在改善的同时能够辅以监测:这种监测既是对产品有效性的监测,也是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量化分析。穿戴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睡眠带及贴片等各种形式,非穿戴式设备则以毫米波监测产品为主,在进行睡眠监测分析的同时,还能实现其他健康指标监测甚至跌倒报警,在居家养老场景下有较大市场空间。
4、睡眠经济+孝心经济。关注自己睡眠情况的年轻人往往会更有意识地关心父母的睡眠情况,并且尤其愿意为科技付费,上述第二点“银发族智能健康设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4倍”中或有不少为子女付费模式;睡眠科技产品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方面抓住这样的心理,找到使用客户和付费客户的平衡点。
5、睡眠健康管理应当是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或许未来该领域头部企业的趋势将会是成为综合性方案集成商,有能力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使用场景,制定个性化的产品搭配。比如监测到进入深睡眠时的空气温度应如何适应个体温度、监测到用户打鼾时智能床会自动抬高床头高度、同时集成紧急呼叫器、空气净化、门磁、烟感、水感等环境安全监测产品,将智慧养老切实延展至居家养老领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