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海遗珠

(2023-02-28 14:39:54)
分类: 学习
沧海遗珠

乐东西南隅濒海的白沙村算个典型。村子在白沙河边,隋唐这一带就已是延德县治,存在了数百年。到北宋崇宁间复县,随后更是名噪一时的延德军治所,在海南四州军外,平添一军。朝廷此举,目的是开拓“五指山心”,楔入群山环抱的昌化江中游河谷盆地,整合黎汉,为此设立级别甚高的镇州与“靖海军”。延德军是镇州的海运主港与后援基地。
这套花钱无数的“拓边”方案,完败于热带雨林常见流行病。相关州县五六年后全部取消,但延德军对州县界线的改变却持续影响了八百年,直到民国。
延德县降而为镇、再降为寨,整个琼西南也风光不再。然而没有官府,历史并未停步。琼西南向来是多民族萃荟之地,唐宋渔航热络,番疍商贸广阔,黎汉聚居区则系其腹地,多元文化共融生生不息……
白沙河就是宋代延德水,自古无水不立邑。甘泉驿与军、县治署以及后来驿道“白沙铺”位置,也有明确传承关系。然而白沙河口难泊海船,史载延德军的主港是“佛罗港”,也就是今天佛罗河口的丹(疍)村港,
北宋与番人(南海周边直至西亚)贸易以十一世纪为高峰,延德军设于稍后。丹村前身为疍村,加上“侧浪”及其内湖“番人塘”,番疍渔航人群是古延德文明的重要一翼。
再问,今天白沙村,是宋代白沙村吗?
按记载,两村位置基本相符。正德《琼台志》亦载白沙港为“延澄江”,流经白沙会潮成港,与宋记载吻合。有人指民国《感恩县志》载该村仅是清末重建。的确,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盗贼、瘟疫等而村毁人亡,被迫离散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就此消失,有些则灾后原地或略移位重建。感恩是海南数得着的穷县,县志历代无法刊印,此前的史实已大量失载。
质疑今天白沙村是不是宋代白沙村,如同质疑今天的黄流是不是宋代黄流,是否曾经离散或移动了三两里,并无多大意义。除非有明确反证,否则完全可以认定,今天的白沙就是千年前史载白沙的嫡裔。
南海神针
它是一根高6米的石雕图腾柱,由6段规格大小不同的石绞柱和两个计时影盘组成。1989年,这根石柱发现于乐东白沙河出海口的虎鼻坡,当时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物品的历史价值,随意丢弃在一边。
袁金华知道后,当即驱车前往和村民商量购买事宜,念于手头资金紧张加之石柱太重,袁金华只好先付了5千元押金并就地掩埋。17年后,这8块石头也“水涨船高”,他赶紧向朋友借了18万把它们买了下来。之后,袁金华结合石柱出土时的形状,为“南海神针”建起了基座并立到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中。(图为南海神针,考究认为是前人利用废弃制糖使用的石绞子垒建的航海港口地标性石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