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个星期
(2022-12-12 22:22:48)分类: 学习 |
四千个星期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到底要做什么呢?
最需要改变的还不是管理时间的“办法”,而是对待时间的“看法”。
我们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感觉焦虑;越感觉焦虑,反而越多的时间在精神损耗中被消磨了。
有一个比管理时间更大的问题:你要如何对待你的时间?对时间的“看法”不同了,“办法”自然也会不同。要告诉我们自己:接纳时间的有限性,反而可以构建更有意义的生活。将我们从无休止的时间传送带上解救出来,摆脱焦虑、分心、缺乏耐心等消极状态,重新认识真正的自我,选择你想要的活法。
重新审视三个时间观念:“当下”“休闲”和“注意力”。
现代人与时间的关系过于工具化了。当下不再是当下,而是我们换取未来的手段。
有一位哲学家有个金句形容这种心态:“人们从未在这里。人们从未抵达那里。人们从未活过。”
人生是由一连串的当下组成,最后以死亡告终。当下不能只是通往未来的工具。
第二、我们审视一下,休闲的意义在自己这里有没有变得扭曲。
将一部分休闲时间“浪费掉”,只专注这种体验的愉悦本身,忘却所谓的自我提升,才是不浪费休闲时间的唯一方式。
爱好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爱好,你可以显得平庸。因为它只是个爱好,你没必要非得做出点什么成就来。甚至说平庸更好,因为当你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不会出众的时候,你就可以暂时放下“好好利用时间”的焦虑了,不出类拔萃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在爱好中,你可以自由地追求徒劳。
第三、注意力不是资源,而是人生。
这几年有个词儿叫“注意力经济”,就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用户的注意力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不过,我们认为,把注意力描述成一种“资源”,是误解了它在我们人生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是我们的人生。你关注什么,现实对你而言就是什么样子。你活在世上的体验,就是你注意到的所有事物的总和。既然注意力这么重要,我们这么想要掌控时间,为什么还会分心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不要分心呢?
我们之所以会分心,是不想面对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做重要的事情让人不安。当我们尝试专注于某件重要的事情时,就要被迫开始面对自己的局限了。
人们越是能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就越清楚,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自己内心对它的抵触。当他不再努力回避,而是去关注它的时候,不适感反而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