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巧不工

(2022-12-01 18:48:43)
分类: 学习
大巧不工

大巧不工。意思是说,越是巧妙的模型,它背后的原理,往往就越笨拙。
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虽然有诸多巧合,但它的本质还是自然界中元素内在的渐变规律;
2.元素周期律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是因为它能应用到很多方面,并且事半功倍;
3.元素周期律的模型,现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看似不起眼,但背后的解决方案却可能成为科学界的一大进步。
门捷列夫究竟是怎么做出元素周期表的?
原因有三:
第一,门捷列夫把元素的周期性上升为普遍规律。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巧合,而是互相之间存在着内部关系。这就相当于,前人只是说猫和老虎很像,但门捷列夫把这一点总结为两个动物都属于猫科动物,存在生物学的关联。
第二,门捷列夫揭示了元素周期性的核心特征,渐变。每个元素的性质,都在前一个元素性质的基础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当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渐变就成了突变。比如,从11号的钠元素,到17号的氯元素,化学性质一直是渐变,但是从氯元素到19号的钾元素,化学性质就成了突变。
第三,门捷列夫还发现了异常的现象,也就是,某些元素性质的变化既不符合周期性,也不符合他估测的变化幅度。所以,他认为,在这些元素之间,一定还存在没有被发现的元素,这就是他预测的根据。
门捷列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不仅把一堆杂乱无章的元素排列起来,还坚定地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界的规律,不是巧合,更不是人类自作多情。
画出元素周期表,只是个开始,怎么让人相信,才是更大的难题。
不过,只要是人设计的模型,不可避免地,就会和现实世界存在着差别。
周期律的本质,是物质的内在联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单一的数学运算方法。所以,周期律不可能是完美的,它必须要符合真实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