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了,宇宙

(2022-11-03 19:25:19)
分类: 学习
注意了,宇宙

塞缪尔·莫尔斯就是莫尔斯电码的发明人,被后人尊为“电报之父”。
1825年莫尔斯拿来一本字典,给4万多个单词都分别编上号。利用这套编码系统,莫尔斯在实验中成功地将一条信息传到了16公里外。可能是艺术家出身,莫尔斯的这条信息还颇有浪漫气息,这条信息是“Attention,The Universe(注意了,宇宙)”
莫尔斯一开始想到的编码方式,用编号代表一组很长的信息,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比如,计算机用一组二进制数字表示一幅图像,或者一个比特币。莫尔斯的思路,现在被称为“矢量量化”。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衡量文明程度,其实只有两个硬性标准:
一个是能源,
一个就是信息。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不是能源的革命,就是信息的革命。
莫尔斯电码采用“嘀”“嗒”,也就是一短一长两种状态对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进行编码,更加清晰容易识别。
今天的我们无法知道不懂二进制的莫尔斯是怎么想出这种编码方式的。莫尔斯的传记作家们查阅了各种档案文件,也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
一种猜测是莫尔斯当时只是将这种方式作为备用方案,自己也没有多重视,所以没有做太多的记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项发明是多么了不起。
莫尔斯电码能够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莫尔斯发明了一套非常方便的接收装置。莫尔斯的第一代电报机是用电火花作为信号,接收信号的人必须时刻盯着电报机,才能一字不漏地接收信号。后来莫尔斯迭代了电报机,发明了点线电报机。电报机的接收端连着一条纸带和带有油墨的滚筒,当电报机短暂连通,也就是接收一个“嘀”的信号时,纸带就往前滚动一小格,同时滚筒就在纸带上印出一个点;当电报机接收一个“嗒”的信号时,滚筒就在纸带上印出一条线。这样,接收人就不需要时刻盯着电报机,他可以取走纸带,根据纸带上的点和线来转译信息。
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来,即使是今天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电报,想要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的部分: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编码、
信息的存储。
只有当各种条件都具备时,发明才算真正的完成。
这项发明产生的影响也是空前的。直到19世纪中期,人类的发展主要是靠能量的获取和物质的生产。信息虽然有用,但是作用有限。很少有人把信息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
电报的出现,让第一时间报道世界新闻成为可能,世界各大新闻社由此诞生。
报纸的急速发展,培养了全民阅读的习惯,之后又催生出报纸广告,改变了商业世界的格局。电报这项新的技术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塑造了新闻、广告、商业等行业,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运行模式。
在莫尔斯之后,又有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贝尔发明了电话,他们的成功,使得在这个地球快速地传递信息,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向心城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