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热手效应

(2022-10-12 19:43:25)
分类: 学习
学习热手效应

“心流”是一种心无旁骛、全情投入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里的人不仅做事的效率很高,还能体会到一种极其愉悦的精神享受。
“热手效应”指的是“成功是有迹可循、群集而来的”。
职业生涯里都至少经历过一段手热的时间。换句话说,那些最好的电影、研究和美术作品,在作者的职业生涯里,都是集中涌现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研究都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发表的,梵高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生活了15个月,这是他为期10年的艺术生涯里最高产的一段时间,莎士比亚据说是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一口气写出了《李尔王》《麦克白》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三部传世杰作的。
创作者的事业是由他们的热手期来定义的。如果我知道你最好的成果出现在什么时候,我就知道你第二好和第三好的成果出现在什么时候,那一段时期就是你的热手期。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出色的模式匹配设备,它会找到没有模式的模式。”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在混乱中看到秩序,这是因为我们渴望秩序。因为有这种寻找秩序的冲动,一件事明明是随机的,我们却总能从中找出一点规律。
打篮球的时候,一个人连续投进了三颗、四颗、五颗球,这到底是因为这个人状态好,还是说,这根本就是随机的呢?
“热手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学术的目的本就是去伪存真,随着数据能力的提升、研究范式的迭代,新的洞见只会不断地刷新旧有的认知,而每一代学者都用自己的智慧,照亮了下一代人前行的方向。
一个人到底是经历了“热手效应”,还是陷入了“赌徒谬误”,关键要看“手热”的时候,他的自信有没有改变他的行动。
你的自信到底是让你高歌猛进还是停步不前,这或许就是“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睡好觉很重要
后一篇:相处之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