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的故事
(2022-09-22 18:13:33)分类: 学习 |
五岳的故事
“五岳”系统关系着古代统治者的正统性。古代皇帝贵为天子,代上天掌管天下,因此他所在的都城必然要居于天下之中,被五岳所环绕。
其中,华山、嵩山、泰山三者的地位无可撼动,西岳华山附近有长安城,
中岳嵩山附近有洛阳城,
东岳泰山是经济文化发达的齐鲁大地上最雄伟的山 ,
所以这三座大山的地位早在秦汉时期就逐步确立了。相较而言,南岳和北岳的问题,直到明清时期才定下来。
由于东有大海、西有高原,东西向扩张到秦汉时期就基本完成了,之后逐渐放缓,因此东西向的华山、嵩山、泰山成名较早。
而统治者对南北向的控制力刚开始比较弱,文化滋养也有限,一度很难在南北方找到能与华山、泰山媲美的名山。
最初的南岳指的可能是霍山,也就是今天安徽西南的天柱山
,但随着古代统治者对全国南北方的控制力增强,南岳就向南移动了。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看到了湘江之滨的衡山,于是下诏把地理位置更南的衡山定为南岳,原来的霍山由最高级的“岳”被降格为次一级的“名山”
。
再看北岳,北岳恒山最初并不在山西大同,而是在河北保定的曲阳
。但金元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都城,而北京在保定以北。换句话说,皇帝竟然住在北岳以北,不在“五岳”系统内部。天子如果祭祀北岳需要向南走,这实在有点尴尬。于是,从金代开始人们就讨论,有必要调整一下五岳系统
。最终在清朝顺治年间,皇帝下诏以后要祭祀山西浑源县的恒山,河北保定因此痛失“北岳” 。
前一篇:电子门锁怎样打开市场?
后一篇:终身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