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改变或塑造自己的性格
(2022-08-14 11:18:09)分类: 学习 |
主动改变或塑造自己的性格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性格。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未来想成为什么。
以特定性格类型来区分人群,主要的弊端就是,它会让你用一种局限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性格不是稳定持久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如果你观察的时间足够长,它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叫作“历史终结错觉”,指的是,人们经常会认为,自己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成长了许多,当下的自己已经是一个“进化好”的“成品”了,未来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但事实是,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为了适应环境、适应目标而改变自己。就像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说的:“人们总是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
不是他们的经历本身影响了性格,而是他们对经历的看法影响了性格。
我们会根据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来重新解释或重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下是因,过去的意义是果;而不是,过去是因,当下的意义是果。
虽然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的是,如何看待过去;造就你当下性格的,不是过往的经历,而是你对经历的看法。
性格是动态的、灵活的、可塑的;你可以自己定义并塑造自己的性格,不需要被所谓的性格类型所束缚。
目标塑造行动,行动塑造性格。
一些技巧,能帮我们更快地实现这个改变:
第一种技巧:提醒标记;
第二种技巧:选择性忽视;
第三种技巧:强制约束;
第四种技巧:投入金钱是最强大的一种约束方式,它会让你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如果是你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资的项目,你会更看好它,也会更倾向于持续地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沉没成本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