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训背后的哲学知识点

(2022-08-08 13:43:31)
分类: 学习
演训背后的哲学知识点

我们如果从承先启后的观点来看,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有两个人居于关键的地位,就是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及近代的康德。
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时代之前有研究自然界的自然学派,由于科学发展有限,他们提出一些对自然界独断论的看法,就认定自然界是什么,但缺乏充分的论证;而另一方面是辩士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权衡,最后走向了怀疑论。
独断论与怀疑论是理性最大的敌人。这两个思潮都走向了绝境,所以苏格拉底就要提出解决的办法。但是苏格拉底本身没有著作,就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建构一个理型论的系统,不管他是否解决了问题,至少他面对当时的挑战,提出了一种解决的办法。
近代哲学到了康德时代出现类似的情况。
近代哲学有两大思潮:
一个是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主义,演变到斯宾诺莎,到了莱布尼兹的时候提出单子论,成为相当明显的独断论。
另一方面在英国,从洛克开出经验主义的立场,经过贝克莱,最后到了休谟陷入一种怀疑论的结局。独断论与怀疑论又在同时出现了。
法国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曾经在思想界独领风骚,以卢梭与伏尔泰为代表,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法语系哲学走向结束,接着上场的就是德国哲学了。
柏拉图与康德有两点是一样的:
第一,他们都活到80岁;
第二,他们都没有结婚。但是其他方面的差别就很大了。柏拉图创办了一所学院,还三度前往叙拉古去从事他理想的政治活动。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科尼斯堡,他就在科尼斯堡受教育,大学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到46岁才正式成为哲学教授。
在这之前,康德几乎什么课都教,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矿物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等。他教课的反映不错,口才幽默,富于寓言,能够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
康德的贡献是,对传统以来认识的方式——以为我去认识外界事物,外界事物是我认识的对象——康德现在整个翻转过来,认为说:错了。
你在认识外在对象之前,先要了解自己本身的认识能力是怎么回事。
等于是翻转过来认识的焦点,先求认识自己本身的情况。
康德另一个重大贡献,他认为应该是先验的学问。什么叫先验?简单说来,先验就是先于经验并作为经验之基础者。
譬如说,我现在认识这个房间,这是一个经验,但是你要问:
你能够这样认识、
你有这样的经验,
有什么样的根据呢?
也就是先于经验而使你可以这样认识,
产生这样的经验的基础是什么?
你没有先把这个弄清楚的话,你说你认识这个、认识那个,到最后每个人都不一样,那怎么办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