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对大脑的好处
(2022-03-18 13:36:52)分类: 学习 |
听音乐对大脑的好处
“莫扎特效应”它说的是,给儿童、婴儿,甚至是肚子里尚未出生的胎儿听莫扎特的音乐,他们以后就会变得更聪明。有人还认为成年后听古典乐也有这个效果。
听古典乐能让人变得更理性,而听摇滚乐会让人更富有情感。
在合适的环境下,比如说需要集中精神学习、工作或思考的时候,听古典乐可以促进理性思考。
听音乐只是我们与音乐相处的第一步,真正对大脑有更多益处的其实是练习和演奏音乐:学习演奏一门乐器不仅可以延缓“认知能力”的丧失,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对孩子来说,从小学习一门乐器可获得的益处,可能是孩子成长中的最棒的礼物。
研究发现,从小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孩子的听觉功能、运动协调性和对节奏的感知;不仅如此,这些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附赠品,比如语言能力和学业水平的提升等等。
科学家认为,在大脑发育的“敏感时期”,也就是三四岁的时候,学习一门乐器涉及阅读、记忆和肢体协调运动等多项高级功能,会对神经元回路的可塑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改变大脑的结构。研究发现,长期练习演奏一门乐器,让大脑听觉和运动皮质的灰质产生了新的连接——灰质就是一个由功能性神经元组成的区域。在周边的其他区域,包括前运动区和协调运动的小脑也产生了新的连接。不仅如此,负责将电信号从听觉传递到右侧大脑的白质也有所增强,
而负责左右脑连接的胼胝体的神经纤维数量也显著增加。
简单说来,从小学习音乐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增强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从而提升肢体协调性、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专注度和同理心,有这些能力之后,孩子在学业和社交上自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首先,大脑中负责解码语言的神经元网络,恰好与解码音乐的网络重叠,这是音乐训练与语言相关联的基础;
第二,音乐对神经元网络的精确度甚至比语言要求更高;
第三,使用这些神经元网络的音乐活动能产生大量的积极情绪;第四,演奏音乐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会重复锻炼这些神经网络;最后,演奏音乐需要持续的注意力。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练习音乐也能训练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的流利程度。不仅如此,很多研究还表明,音乐训练可以提高记忆力,还有第二语言的习得和阅读能力等等。
音乐训练与同理心之间的联系。同理心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而拥有同理心在社会交往和理解他人的层面上至关重要,而培养同理心的密码,就藏在音乐其中的一个元素里,那就是节奏。
节奏是一切的核心:我们的心脏有节奏地跳动,呼吸和说话也有自然的律动,听音乐时我们会不自主地打节拍,而研究人员发现,连两个月大的孩子也能区分音乐的节奏变化。这都表明,我们的大脑很重视对节奏的感知。
音乐之美是人类进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在人类的演化中促进合作、协调统一,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核心就是音乐的节奏。节奏可以让上百人的乐队凝聚为一体,合力演奏,也能促进社会认同、合作,甚至是共情。
节奏同步的状态。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被激活。这种神经元位于负责语言处理的布罗卡区和顶叶中,是“共情”机制的基础。当人类在观察或执行相同动作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起作用。不管是我们自身完成动作,还是观察别人行动而作出相同反应,镜像神经元都会发挥作用,从而强化同理心,让我们更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而这恰好是获得良好社会关系的先决条件之一。
对于成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会不可避免地退化,这似乎是不可逆的过程。但研究发现,练习、演奏音乐有助于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预防老年痴呆。
音乐真是很慷慨,它不仅赐予我们快乐,还给了我们更敏锐的感受力和认知力,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时时获益。音乐为我们的大脑提供养分,而人为音乐赋予灵魂。
前一篇:大脑是如何感知音乐的
后一篇:我们离不开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