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浪漫主义文化的土壤
(2021-10-03 09:49:08)分类: 学习 |
试论浪漫主义文化的土壤
“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的生活时代。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最核心的主张就是“科学”和“理性”。这两个有力的武器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启蒙思想家们主张人是有理智、有能动性的,每个人都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于是人们开始学会思考,一思考就发现那些传统的神学、教条都站不住脚,理性主义就这样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条条框框中解放了出来。但它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比如人们越来越强调理智,精明算计着个人利益得失,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不平等加剧,人情也变得很淡漠。
可以说,理性主义把人们从愚昧中唤醒,但却忽略了人们内在的情感。当时整个社会的氛围是冰冷而严肃的。就在这个时候,卢梭提出要关注人们的心灵感受,当时的思想家讨论的都是很宏大的话题,什么宇宙啊认识论啊,卢梭就比较特立独行,他关注的是人本身和人的主观感觉,并且十分推崇情感的作用。他觉得做事应该多凭感觉,少凭理智。生活中很多判断需要依赖直觉、情感和本能。
最初的法国民间故事是黑暗版的童话,推崇“骗子文化”,只有这样“小人物”才能获得一线生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情与危险。
这似乎有点悲观,严峻的社会现实让善良的人不得不选择抛弃善良,趋利避害。这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其实也反映在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中,当时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看到了理性主义的弊端,于是开创了浪漫主义,让人们意识到除了理智,还有感性和善良的存在。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文化。
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小人物”只有靠智慧求生,他们大多是滑头滑脑的形象,会耍点类似骗子的小聪明,因为傻白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没有办法生存。
在当年当时当地,卢梭和狄德罗的主张虽然没有在法国文坛引起太大的重视,但是他们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使文学从空洞乏味的道德说教开始转向对人性情感的抒发,这对之后的法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一篇:猫的考证笔记
后一篇:宋辽战争的军事灾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