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的最后红利期
(2021-08-09 19:18:37)分类: 学习 |
私域流量的最后红利期
私域用户,就是你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
你要想在公域获得这些用户,那么你就不得不付一定的流量费用。
线上开店,你要买广告位,付平台佣金等等,这些钱本质上就是你从公域,从这些平台里买流量的费用。
线下开店,地段租金本质上就是你从公域,从商场、商圈里购买流量的费用。
而且这种流量就像自来水,付费才有。不付费,水就停。
因为前几年,对企业来说,从公域购买流量更划算。而建立私域用户池,却需要一定的投入。
什么意思?
比如,专职的私域运营、内容等等人工成本,这些都是企业要在初期就要投入进去的,而且这些成本本质是固定成本,就是无论你有多少私域用户,你都要投入同样的成本。
假设,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年投入的固定成本是100万。无论服务10个、100个、10000个用户,固定成本是不变的。
很多老板一算,这获得一个客户,要上千元啊。贵。
而同时在公域里获得流量的成本对你来说也不贵,可能只有几元,几十元。划算。
于是,在这个时期,很多人自然就选择了从公域直接购买流量,而不是花很高的固定成本自建私域。
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因为购买流量的商家不多,所以线上比线下的流量便宜很多。
这个时期,我们就叫公域红利期。
互联网公司的获客成本已经
从2010年的37.2元,
上涨到2019年的486.7元。
9年上涨了10倍多。
企业买不起流量了。太贵了。
可没有流量就没有交易。
怎么办?
这时,你会发现,提早做私域的企业却活得越来越好。
通过提前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时间,做好组织架构、产品技术的铺垫,它才能在我们迫切需要时,有一个好的爆发。
就像公域红利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私域的价值,都开始投入人员、资金开始自建私域。
但是,当大量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私域的时候,那么这个红利也就过去了。
最终,私域流量成本和公域流量成本,就会变成此消彼长的一个麻花线样子,在一个总体均衡的区间里上下波动。
这时,整个公域、私域流量就没有红利可言了!
前一篇:县域经济的思考笔记(一)
后一篇:元宇宙,互联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