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四步策略
(2021-08-02 10:38:15)分类: 学习 |
高手的四步策略
四步策略,那就是倾听、同理心、赞同和结为伙伴。
倾听。不是消极地等对方把话说完,而是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他的看法、情绪,他讨厌什么,害怕什么,喜欢什么,他相信什么,想要什么,等等,这是倾听的唯一目的。
因此,这里的倾听绝不允许预先带着我们的主观判断,例如,“你说吧,我早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这样的倾听态度,就是已经带着预先判断了,这会让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对方说的,我们可能只会注意到和自己意见相同的观点,而忽略了他的其他看法。所以,这里的倾听,要完全忘记自己,全身心地去了解对方所思所感。
由于倾听的唯一目的是了解他,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反驳和质疑。无论他说的话多么不切实际,多么荒谬,也不要去质疑说“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对方就是要问你同不同意他的看法,比如他发现街上的人都在嘲笑他,我们难道为了不让他生气,就同意他说的东西吗?这样的话,岂不是会加重他的病情?其实,回答这种问题是有技巧的。如果他一定要问你相不相信街上的人都在嘲笑他,你可以坦诚地说,你并不认为街上的人都在嘲笑他,他说的情况可能性很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万事皆有可能,因此,虽然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但是会保留他的看法,而且你能够理解,当一个人认为街上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的时候,那种惊恐和愤怒的感觉,如果是你,你也一样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倾听的唯一目是了解,因此切忌先入为主和反驳,不要打断对方,允许混乱存在,适当重复你听到的一些内容。
第二步就是同理心,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你认真倾听了他的想法和感受,你就很难不感同身受,深切同情。比如,一个人说他一直听到耳边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你是失败者”,如果你带着同理心,设身处地换位想一想,应该也能感受到他的恐慌和绝望吧。但是,我们要对什么事情表达同理心呢?答案是,对方愿意告诉你的所有感受。
如何才能表达出我们的感同身受呢?这里有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叫做“反映式倾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现在面对一个不愿意住院治疗的患者,比如,你问:“你对很难找到工作有什么感觉?”她回答说:“有时候我想尖叫!”对此,你可以把听到的意思反馈给她,跟她说:“你觉得很受打击,对吗?”在这个对话过程中,你所说的话,前半句是一个陈述句,比如“你觉得生气”“你觉得很受打击”,这是你对她说的话的理解;后半句是一个问句,比如你问她“对吗”,这是在问她你理解得对不对。通过问问题,而不是批评她“你的想法是错的”,你能了解到她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你的这种理解性的询问,也表现出了你对她问题的了解和关心。她会觉得你理解她,尊重她,明白她的看法和感受,这样就不会产生争吵,她的戒备心也会降低,就会愿意听一听你的意见。
第三步赞同。前面的倾听和同理心表达,侧重点在于让对方切实感受到你对他情况的理解,而赞同侧重表达的是你对他某些方面的支持。你可以主要赞同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赞同他的感受,换句话说,就是正常化对方的感受。
第二,是赞同他工作时候所付出的努力,并且强化这种努力带来的好处。
第三点,就是赞同他提到的愿望,一方面会让他感到未来还是有希望的,另一方面让他看到你对他的尊重。
最后一步结为伙伴。通过倾听,你真切地了解了他对自己工作状态的看法,也知道了他有哪些烦恼,有哪些期望,个人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是什么。
你理解了他,他也感受到了你的理解,你们之间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以此为基础,你们要为实现他希望的目标找方法。
前一篇:集装箱的启示(二)
后一篇:学习笔记:什么是复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