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立轴山水画一样的房子
(2021-05-18 22:24:41)像立轴山水画一样的房子
既然房价这样贵,我们更应该拒绝缺乏个性的居住空间,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方式,住得更有情趣一些。
你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
对居住空间的追求不应过于奢侈,
重拾以园林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精髓,实现现代建筑语言与自然环境、传统美学的结合。深入认识文化对于生命空间的意义。
开始有意识地在物欲上自律。
适宜好用、对自然没有敌意的、内敛的家。
100多平方米,足够一家人居住的面积和结构,在这个面积里,设计出了亭台楼阁微缩园林,这个品质已经很奢侈了。
对住宅的要求过于奢侈,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反思。生活态度的问题,不能靠居住面积来弥补。
房子大了,外面的世界就小了。
住家应该富于文化自信,取材于中国传统,符合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
园林不仅仅是建筑的庭院区域,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建筑方法论。中国园林艺术集传统建筑的大成,营造园林的趣味和方法,经过抽象,能够体现到现代建筑的方方面面。
一个平铺的庭院,怎么样体现到钢筋水泥的立体建筑里呢?这听起来有点玄,我们下面就来一点点儿地解释。
童寯与梁思成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建筑大家童寯一生致力于园林学研究,他的《江南园林志》等著作,至今仍是中国园林研究的权威经典。
童寯的园林学代表着中国近代建筑的精神高度。童寯的园林理论:第一:园林的艺术价值。英国启蒙哲学家培根说:“文明人类先建造了华美的住宅,之后开始营造园林,园艺要比建筑更胜一筹。”因为建筑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园林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在审美上更加复杂细致。
第二:中国园林有什么特点呢?童寯认为,西方园林采取的是与建筑相近的理性思路,运用标准的几何图形和直线,在布局上追求开阔性和对称性,私家花园和公园的区别不大。而中国园林来自于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国人喜欢说田园,田是农田,园是园林,园是对田的美化和加工,都代表着对自然的归属感。中国园林大多为私家花园,体现了文人的情趣与审美,甚至哲理思想。中国园林艺术运用近乎于山水画的方式来设计布局,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散点透视,观察点可以移动,而不是像西方油画有固定的焦点。所以,人在园林中可以随意游走,移步换景。营造园林没有固定的理性逻辑和规则,是通过艺术直觉,运用大小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的艺术手段,来建造树石、池塘构成的“城市山林”。
坪亭:用造园林的思路和技巧,来体现传统美感。园林艺术的最重要标准是传达文人情趣,这种文化目标高于具体技巧。
不拘泥于模式和技术,坪亭既是自然状态,又是个人精神状态的体现。
坪亭对现代建筑技巧的最大启示,是以小见大的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具体的建筑尺寸,而是对比关系。坪亭用很小的空间获得自然体验,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小中见大。
第二是大小尺度的转换。通过结构和细节的设计,用空间的转换来调整人的感受,实现一种传统文化情趣。
前一篇:《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后一篇:中国古建筑的秘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