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阳的微博
蔡阳的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800
  • 关注人气: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亚运会给我们的思考新平台

(2021-02-19 14:44:28)
分类: 学习
杭州亚运会给我们的思考新平台

以亚洲人的聪明和勤奋,为什么会被长久地锁在地狱级别的奋斗模式里?懒人的经济增长,居然超过了勤奋的人的经济增长,是哪里出了问题?
日本人的勤奋全世界公认,但人均GDP却从1995年的世界第三,这些年一步步地跌落到了全球第二十多位。而与此同时,反超日本的那些欧洲国家,生活氛围却比日本要轻松得多。
不只是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等很多亚洲经济体也有类似情况,人民都很勤奋工作,但社会内部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巨大,人们不敢生孩子,眼睁睁地看着社会的老龄化加速。
亚洲地狱模式的形成原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少人多、资源不足,而是亚洲产业高度同质化,被封死在了有限的几个狭窄赛道上。
这样一来,哪怕亚洲的人力资源又丰富又优质,但也只能局限在几个狭窄赛道里高烈度地竞争,必然会降低效率,所有人累死累活,获得的回报也不成比例。
是什么限制了亚洲的产业发展?
第一个是亚洲在地缘环境、自然资源这些天赋上的弱势,最典型的就是农业技术和能源开采技术落后。
比方说农业。欧美澳新都是大农业国家,而日本和四小龙的土地面积有限,缺乏大农业发展的空间,所以也就缺乏土壤来充分地发展农业相关技术。我们去看全球排名前十的农业化工巨头的话,里面基本都是欧美企业。日本只有一个住友化学排在世界第八,它的营收规模也处于劣势,和日本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除了农业,油气资源开采产业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技术积累也远远不如欧美,这也是因为亚洲本身的地缘环境就缺乏油气资源,也就没法锤炼产业技术。
第二个限制是欧美的政治性压制,最典型的就是亚洲的军事工业。
在亚洲韩国打了朝鲜战争,日本打输了二战,代价都是本土被美国驻军,不能独立发展军工产业。不能发展军工产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去探索最尖端的技术。比方说我们现在每天要使用的通信技术,最早就是来自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下给摩托罗拉的一个订单,当时是要求摩托罗拉开发电池供电的无线通信设备。
那借助商业和市场的力量去驱动技术探索不行吗?军用技术和商用技术在研发投入上最大的一个差别是,研发军用技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战争的获胜率而不是成本,而研发商用技术就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回报。这就使得有的高精尖技术没有机会在商业机构里诞生,哪怕它在未来能借着摩尔定律和巨大市场把成本给降下来。
第三个限制,是很多亚洲公司的资本性收益没有能够留在本土,而是被欧美资本以股权分红的方式收走了。
整个亚洲在全球产业链里处于后发地位,后发者有一个天然劣势:在发展产业的时候缺乏资金,而在这时先发国家已经有过资本积累,可以在后发者的新兴产业里做投资布局,等这个市场起飞了,他们就能够获取巨额的利润。
比方说,日本的第一大集成电路公司东芝半导体,它的第一大股东是美国的贝恩资本。
韩国的中流砥柱三星电子,在2018年的时候,普通股的外国投资者占比高达52%,有股票分红优先权的外国投资者占比高达81%。
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也是这个处境,台积电在2017年年中的时候,外资持股比例高达79.67%,2017年外资拿走了1600多亿新台币的股票分红。而这一年,台积电自己的4.8万员工总共拿到的工资酬劳最高也不超过960亿新台币,远远少于外资们拿走的。
第四个限制,是亚洲自身存在技术和设计能力不够的产业。
亚洲产业升级的最大希望,还是来自于中国。因为不管是欧美占优势的老赛道,还是大家起点差不多的新赛道,中国几乎没有遗漏的领域。
「没有遗漏的领域」,就意味着,中国有机会把就业岗位扩容到更多的高端或者新兴产业里去,从而打破亚洲地狱模式。
举个例子,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程序员这个高薪的群体数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人,给中国增加了上百万的中产人士和家庭。再比如说,芯片设计行业,2018年中国的从业人员,比2017年多了2万人,达到了16万人。
这些制造业的高薪岗位增加了,也就会带动金融、旅游、教育等等服务业增加高薪岗位,整个社会的高薪岗位的供给就会增加,人们的选择会变多,竞争强度也就能够降低,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扩大了,他们对中低端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提高,那就也能够带动底层提升收入。
而且如果中国在产业升级这条路上走通了,对韩国、日本也会产生一种邻国效应:一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游客来源,往往都是邻国,邻国如果先进富裕,就能大大带动本国的发展。
所以,当东亚人发现,整个东亚尤其是中国,能够逐渐把产业拓展到全球的中高端赛道里,由于产业资源的增多,整个社会不再需要那么剧烈的内部竞争,才能逐渐去重新平衡勤奋工作和人文生活需求,实现亚洲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杭州亚运会,让我们跳出本土视角,站在亚洲格局上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如果中国能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实现突破,不但能推动本国复兴,还可能打破残酷的亚洲地狱模式,真正提高几十亿亚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要打破内卷,打破亚洲地狱模式,就得玩命往高端和新兴赛道拓展产业,给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选项,和生活方式选择权。
那么我们今天能不能不等产业升级,让经济发展慢一点,让我们就在今天的中低端产业里安居乐业呢?这个问题放在2021的今天回答,其实你知道答案了,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它事关整个国家的供应链安全。
而且哪怕没有卡脖子这种威胁,我们去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种不升级的安居乐业,他们当中也没有谁实现过。无论是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还是中国香港,经济发展慢下来以后,他们内部的激烈竞争并没有好转,人们仍然活在地狱级别的工作节奏里,不敢也不愿生小孩,社会生育率持续在降低。
所以在个体层面上,不管是奋斗还是松弛,每个人的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任何选择,只要愿意承担对应的责任和代价,就都是理性选择。
同样的,我们也增加一个看待「奋斗」的维度。如果你选择奋斗,你可以想想怎样的奋斗路径更有长线和系统价值;如果你选择松弛地生活,那请你在日常生活里就帮忙关照一下奋斗的同学们的生活吧,因为他们的奋斗其实不只是有利于他自己,也有利于我们整个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